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450 条
-
蜡烛燃尽朝暾出(油画)
-
作者:
雷似祖
来源:
广西文艺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展
人生阅历
大写意
中国画
西画
意象
雕塑
-
描述:
蜡烛燃尽朝暾出(油画)
-
陈衍宁的油画
-
作者:
黄蒙田
来源:
广州文艺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劲堃
广东美术馆
爱国主义精神
伍启中
主题创作
壮丽史诗
中所
邓超华
美术作品
-
描述:
陈衍宁的油画
-
几种古瓷釉的受热行为
-
作者:
陈士萍
来源:
硅酸盐学报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微结构
明嘉靖
青瓷釉
热行为
元大都
软化点
唐三彩
钙斜长石
青花
化学成分
-
描述:
研究了自汉至清各朝28个试样的铅釉、石灰釉、红釉的受热行为。测定了它们的软化点。证实釉下青花色料除了使周围的玻璃体着色外,更加择优地使该处的钙长石晶体染成深兰色。青花受热后钙长石回溶使兰色稍有扩散。冷却后钙长石在未溶色料周围再度聚集析晶,元大都出土的哥窑型釉中的钙长石柱状雏晶受热后极易回溶,要它重新析晶需要较长时间保温的特定工艺。青瓷釉因其物理化学本性决定了它难以产生乳浊现象。
-
烧煤窑外分解的工业试验
-
作者:
暂无
来源:
建材研究院院刊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尾
下料管
熟料质量
气体流速
排风机
分解技术
工业试验
分解炉
工艺线
二次风
-
描述:
一、序言我国的窑外分解技术从70年开始研究,自73年日本报导了这一技术后,又吸取了一些国外经验。76年我国第一台窑外分解,已在石岭诞生投入生产,78年另一台烧煤的日产1200吨规模的窑外分解在本溪又投入了运转,这两条工艺线都通过了部级鉴定。至此,从小到大,
-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
作者:
孟钧
孙明远
来源:
建筑学报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淮海战役
徐州市
京沪
展品
凤凰山
主要入口
浮雕
乳黄
纪念馆
纪念塔
-
描述: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座落于风景幽美、山势壮丽的徐州市南郊风景区,与自然环境结合密切。它既接近市区便于群众凭吊游览,还与市区保持一段必要的距离,取得了肃静的效果。当人们登上徐州主要名胜古迹所在的云龙山顶峰时,可俯瞰主要纪念建筑。该工程地段的选择还考虑到了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汇于徐州的特点。当陇海路客车
-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设计
-
作者: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工程指挥部设计组
来源:
建筑学报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南昌起义
军旗
步枪
红旗
浮雕
花岗石
角灯
塔身
纪念塔
-
描述:
优质地完成了纪念塔的全部工程,于1979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三周年纪念日,隆重举行落成典礼。纪念塔的建成,表达了亿万人民永远缅怀毛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和培育我军的丰功伟绩,激励我们进行新的长征。
-
光致抗蚀剂全息图及其复制品的特性
-
作者:
韩心得
来源:
光学精密工程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制品
复制全息图
显影剂
光致抗蚀剂
体全息图
预曝光
信噪比
衍射效率
浮雕全息图
曝光量
-
描述:
试验研究了用光致抗蚀剂制造的表面浮雕全息图及用模压方法制取其复制品的特性。弄清了光致抗蚀剂全息图及其复制品的最高衍射效率几乎具有相同值—21—25%,而且原始全息图及其复制品的最高信噪比(S N R)都相当之好。
-
折线形蒸养隧道窑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平模流水连续生产线
-
作者:
金质君
来源:
工业建筑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模板
蒸养
恒温区
混凝土制品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热工计算
折线形
蒸汽循环
降温区
-
描述:
从水平隧道窑的蒸汽养护中,仔细观察其热工情况,便知窑内蒸汽循环在窑的底部为负压,窑的顶部为正压(图1)。利用这一特点,将窑内由于蒸汽比重差而形成的正压部分予以抬高,成为蒸养的恒温区;正负压的过渡区段形成一个斜坡交接,在这一区
-
国外建筑构件工厂及其生产工艺线介绍——赴捷克参观考察摘记
-
作者:
吴晓泉
来源:
工业建筑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构件
预制构件
隧道窑
生产线
生产工艺线
振动台
预应力空心楼板
预制板
混凝土搅拌楼
升降机
-
描述:
捷克是东欧工业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据了解,1975年水泥产量平均每人500公斤,占世界第四位。全国拥有相当数量的建筑机械制造工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们的一些预制构件厂中,却大量引进外国技术设
-
把单量程电位差计改为双量程
-
作者:
吕翼
来源: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测温点
仪表
双量程
电子电位差计
波段开关
温度差
单量程
测温热电偶
滑线电阻
-
描述:
为适应生产需要,更准确地观察和记录测温点温度之变化情况,我们将EWC—03单量程电位差计改为双量程。改后电位差计第一量程还是原来O~1600℃,第二量程为800~1400℃。原仪表为高温、多点、自动记录电子电位差计,配用LB热电偶。我厂使用其测量隧道窑烧成带温度。因温度控制要求比较严格。所以测温热电偶之间距较近。有几点温度差约为5~10℃,使得打印出之字码挤在一起,稍一波动,即分辨不出哪是哪点。再则,切换开关每接通一点,由于温度相差不多,所以滑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