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44 条
-
景德镇四大名瓷介绍
-
作者:
程宇航
来源:
企业经济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温焙烧
青花瓷
景德镇
品种
花卉纹样
玲珑瓷
大传统
颜色釉
龙凤图案
瓷器
-
描述:
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出产的名瓷,具有“白如玉、声如磬、薄如纸、明如镜”四大特色。这四大特色体现在它的四大传统品种之中。这四大传统品种是: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及颜色釉。青翠欲滴的青花瓷。青花,就是白底蓝花,属于釉下彩瓷器的一种。彩绘颜料主要由氧化钴等矿物配成。方法是在坯上画出花卉纹样,然后再复盖白釉,入窑经高温焙烧而成。青花瓷色白花青,釉面白中泛青,青翠欲滴,幽美雅致,永不退色。青花瓷使用面广,装饰题材丰富,有龙凤图案,山水人物,花鸟以及当时流行民间的《列国志》、《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故事画。连获四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的青花梧桐西餐具就是以江西的六大名胜为画面的。景德镇青花瓷起源于宋代,到元代已成批生产,明代清花瓷器无论在质量上,装饰花纹上都有很大提高,生产数量极大,成为景德镇生产的主
-
雕塑美的心灵——简介《修养》第十课主题活动
-
作者:
胡树明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善美
修养
教材内容
中学生
青少年
道德观
美与丑
规章制度
提高认识
心灵
-
描述: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真善美的道德观,提高学生抵制各种丑恶思想腐蚀的能力,我根据“明是非,辨美丑”一课的教材内容,结合青少年特点和思想实际,组织了一些活动。一、提高认识,分清是非美丑在一些学生中存在着做好事受打击,而对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坏
-
席勒的自然观和中国的山水诗
-
作者:
德博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观
欧洲
荷兰人
陶渊明
启蒙运动
人文思潮
斯宾诺沙
山水诗
十八世纪
席勒
-
描述:
十八世纪,也就是在席勒生活的时代里,整个人文思潮都集中在有关大自然的对话上。这并非突然发生的:在荷兰人的绘画、特别在罗兰(Claude Lorrain 1600—1682)的油画作品里,自然风景和人物、建筑处于同等的地位。斯宾诺沙(Spinoza)在1677年宣布"自然即上帝"(Deussive natura);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例如莱布尼兹(Leibniz)大谈
-
略谈《荷塘聚禽图》
-
作者:
徐君熙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荷塘
鲜妍
绢本
画家
天鹅
黄筌
作品
禽鸟
鸣声
赋彩
-
描述:
《荷塘聚离图》是四川省博物馆珍藏绢本,着色花鸟画(纵266厘米横192厘米)。今天我们能够见到这样构图博大、用笔精工、赋彩雅丽的工笔花鸟画原作,实为难得。它在继承发扬我国工笔花鸟画的写实主义优秀传统,是有一定的代表性。解放以来,在陈列展出鉴赏中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一致的称赞,是值得引起重视的一幅巨制。《荷塘聚禽图》表现
-
绚丽多彩的画像石——四川解放后出土的五个汉代石棺椁
-
作者:
高文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容丰富
芦山县
汉代画像砖
崖墓
王晖石棺
汉代画像石
四川
同源异流
汉画像石
地主经济
-
描述:
四川汉代画像石,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石棺椁为汉画像石之一种。抗日战争时期,四川芦山县出土了王晖石棺,郭沫若先生写了专门文章,后来重庆也出土了石棺。解放后也先后出土了几个石棺。本文介绍的是未曾报道过的五个石棺椁,即:彭山县高家沟崖墓石棺、彭山县双河崖墓石棺、荥经县石棺、泸州市石棺和灌县石椁。四川出土的石棺不但数量多,而且画像题材广泛,画面生动,为画像石中之精品。四川汉代画像石与四川汉代画像砖同为汉代封建贵族墓室之艺术珍品。它们同源异流,斗彩争艳,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四川汉代画像石的产生与发展,是汉代封建地主经济的反映,亦是厚葬
-
龙脑桥的传说
-
作者:
程思远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故事
九曲溪
桥墩
雕凿
公路
明代
造型
龙脑
石雕
传说
-
描述:
龙脑桥位于泸县西北面,泸隆公路四十五公里右侧的九曲溪河上。造型雄伟,雕凿精细,形态逼真。建造距今已有约六百年的历史,尚保存完好,是四川罕见的明代大型石雕龙桥。龙脑桥的石雕,玲珑壮丽,剔透多姿。两个麒麟口衔绶带,张口怒目,两只火焰纹腿匍甸桥墩,牛蹄形脚,一只踏“兵书”,一只踏“宝剑”,雄姿勃勃。青狮,脚踩“绣球”、“玉圭”,笑容可鞠。白象,大鼻垂胸,和霭可亲。四条巨龙尤为英姿异彩,生动传神。每条巨龙鳞甲凯凯,头长利角,颈下龙须飘逸,张着大口露出尖齿牙;利口含宝珠重约三、四十公斤,能在口中滚动不会脱出;鼻孔高翘,
-
富顺县发现汉代石棺
-
作者:
陈凡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弧拱
汉代石棺
女娲
化肥厂
汉墓
伏羲
富顺县
浮雕
前白
白虎
-
描述:
富顺县化肥厂最近在新建水塔的工程中发现汉墓一座。墓内有石棺一具。其棺盒、棺盖俱完好。棺盒呈长方形,长220、宽64、高74厘米;内空长204、宽48、深52厘米。棺盖呈弧拱形,长232、宽76厘米,前端中心厚24、两边厚10厘米。棺盖两端和棺盒上沿四周均有绳纹图案。棺盒两侧刻有青龙、白虎、人物、兽像等浮雕;棺盒前端刻有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的浮雕。此墓曾经被盗过,棺盒左侧后上沿有人为毁缺痕迹,棺盖已移开,前部移开30厘米,后部移开13厘米。棺内未
-
白蛛砚
-
作者:
程世明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馆
广东省肇庆市
蜘蛛
斑点
传统工艺
收藏
立方米
工艺品
垫江县
我国古代
-
描述:
垫江县文化馆收藏有一古代石雕工艺品——白蛛砚。此砚雕工精湛,技艺卓绝,堪称传世珍品。白蛛砚长23厘米,宽17厘米,高6厘米;体积0.002立方米;净重3750克。底面均呈凹状可磨墨。石质细腻,晶莹铮亮。乃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品。产于古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称端砚。在这小小的端砚上,雕刻大师利用石块上每一天然的白斑点为心,浮雕一只蜘蛛,使每只蜘蛛背上都有一颗白色的浓而不浑、淡而不散的斑点。共雕了38只(砚面15只、砚底21只、砚墙2只)。大如桃核,小似米粒;有的相昵相斗,有的凝神静观,有的疾步飞奔,只只活泼可爱,栩栩如生,形神备至,令人叹为
-
南充白塔
-
作者:
王积厚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县志
鹤鸣山
须弥座
宋太祖
嘉陵江
南充市
白塔
四川省
大云山
文物保护单位
-
描述:
南充白塔,又名无量宝塔,在南充县城西嘉陵江岸鹤鸣山上,与南充市隔江相望。“白塔晨钟”是南充八景之一。据《新修南充县志》载:“白塔晨钟,在鹤鸣山,其塔为宋太祖时建。塔高九丈,座纵横各二丈余,高十二级。”又云:“鹤鸣山在治(今南充市)东一里嘉陵江岸,与大云山相连,上建白塔寺,寺傍白塔垩建隆万寿之塔六字,为充城八景之一。”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南充白塔为楼阁式四方形砖塔,高39.56米。下为低矮的石砌台基,原基座为须弥座,四周浮雕着龙麟图案。塔身共十三级,每级
-
南部神坝砖塔
-
作者:
王积厚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砖塔
仿木结构
焚烧
南部县
同治
字库
陕西汉中
字纸
浮雕图案
六角形
-
描述:
南部神坝砖塔(图),位于南部县神坝乡,清同治三年(1864年)建,高约14米,为七层六角形仿木结构浮雕砖塔。它在传统古塔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具有独特的艺术和风格。它既是一座“文峰塔”,又是一座焚烧字纸的“字库塔”。塔的第二层镶嵌着四通石碑,碑上镌刻着陕西汉中府城固县辛酉科举人王雨村撰写的序言。序中说:“恪遵敬惜字纸之训,勿弃字纸之文,小之判一身之功过,大之即关文运之盛衰……夫求木之茂者,必固其本,欲水之清者,必浚其源,今将为一方培文风,而先令一方惜字纸……以补去水来风,则文峰并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