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9255 条
-
从此做一棵柔软的藤
-
作者:
玲珑
来源:
润(文摘)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家
牛羊
少年时期
《哭泣的骆驼》
摩西
婆婆
养鸡
-
描述:
入学半个月的一天晚上,他正在宿舍看书,听见管理员扯着嗓子在楼下喊他,说有人找。 他下了楼去,就看到了她,穿一件蓝色T恤,拎了一小袋水果,笑吟吟地站在那里。 他有点不可置疑,愣了半天才问:“你,你怎么来了?” “你们管理还挺严,男生宿舍还不让女生进,女生进怎么了?也占不了什么便宜。”她笑嘻嘻地扮个鬼脸。
-
美能
-
作者:
韩松落
来源:
润(文摘)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家
牛羊
少年时期
《哭泣的骆驼》
摩西
婆婆
养鸡
-
描述:
看到一个让我动心的词:美能。指的是感受美的能力,以及培育这种感受力的能力。 感受美,甚至创造美,难道不是人的本能么?但很多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美感的匮乏,是美的创造力的匮乏。 触目所及的地方,是不美的建筑、不美的雕塑、不美的书和电影,甚至连包裹青春之躯的校服,都是不美的。所有这些不美,还有非常铿锵的理由。
-
小盆景,大境界
-
作者:
黄丽金
冯帆
来源:
三角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色系统
色彩运用
民族艺术
色彩观
-
描述:
景在盆中坐,人在画中游 中国画和中国盆景艺术,有着“血缘关系”。它们都是造型艺术,有着共同的历史传统和一脉相通的审美方法。区别在于中国画可以充分发挥毛笔、宣纸的特性,墨彩、水晕,任意挥洒,山川、人物无所不包,比较自由。而盆景则是用树桩、山石 “缩龙成寸”,在盆子里精心培育,剪、扎、刻、雕,有较多的时空局限,但给人更多的身临其境之感,可以称之为“3D的山水画”。
-
张金华:在陶瓷世界物我两忘
-
作者:
王莉
来源:
三角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和谐之美
3D
画家
情怀
当代女性
人与自然
-
描述:
他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受过专业的高等教育;他在中国收藏界经营多年,受聘于中国国家级博物馆,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明清家具、文房器物等有极高的鉴赏力;他创建了叙和堂工作室,从事家具和当代陶瓷的设计和研究…… 他是南通人张金华,致力于恢复和发扬被迷失的中国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在陶瓷的世界里,他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
-
一位苏北汉子与他的契丹文化产业
-
作者:
本刊特派赤峰采访组
来源:
三角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和谐之美
3D
画家
情怀
当代女性
人与自然
-
描述:
如果时光倒流回到十多年前,顾宇,这个从苏北平原上走出来的汉子,决计不会想到,他的人生将和一个草原城市结下不解之缘。从中国美术的最高学府中央美院毕业后,这位油画专业的高材生,跻身到京城的景观设计师行列。人生的小转步,从而彻底改变了事业发展的大路标。一次机缘巧合的装饰工程业务,让他走进赤峰,认识赤峰。而当他领衔担纲设计赤峰博物馆时,深深为契丹王朝这个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神秘消失的草原帝国所震撼,将深厚的红山玉龙文化融入了自己的人生血脉。
-
去唐闸1895,过个文化年
-
作者:
王莉
来源:
三角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和谐之美
3D
画家
情怀
当代女性
人与自然
-
描述:
2012年11月8日,随着“从洛桑到北京”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南通展年)帷幕的拉开,南通唐闸1895步入世人视野。这块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近代工业遗存保护区,初次亮相,便惊艳众生。从那一天起,纷至沓来的游客们让沉寂多年的唐闸老镇又热闹起来。 新年期间,园区除了纤维艺术展,还准备了油画作品展、古典家具展、书法展等,内容丰富多彩。 纤维艺术盛宴继缘 本届纤维艺术双年展的社会反响十分热烈,307件作品,5000余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被纤维艺术界誉为 “中国唯一、世界最大”的国际纤维艺术展。
-
对话韩美林
-
作者:
王莉
来源:
三角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工
结局
薛宝钗
贾宝玉
元春
金麒麟
爱情
曹雪芹
大观园
林黛玉
-
描述:
韩美林,著名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在绘画、书法、雕塑、陶瓷、设计乃至写作等诸多艺术领域都有很高造诣。此次,他担任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的评委会主席,还为大展带来了《刻盘》《钧瓷系列之一》两件作品。作品吸引了不少艺术爱好者驻足观赏。 韩美林先生平易近人,幽默风趣,与之对话,如沐春风。言谈之间,始终感受到他对艺术的那份执着与挚爱。
-
陶艺盛会 新星闪耀
-
作者:
黄丽金
顾雨
来源:
三角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工
结局
薛宝钗
贾宝玉
元春
金麒麟
爱情
曹雪芹
大观园
林黛玉
-
描述:
此次在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揭幕的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上,新的陶瓷艺术作品层出不穷,而一批陶瓷艺术创作新人也开始崭露头角。 作为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金奖,沈厉的作品《河兮·南山》为大师级评委们一致看好。他在1895园区的银光大戏院接受采访时,百年老屋更加衬显出艺术新锐的星光耀眼。 在沈厉的艺术经历中,从小对泥巴、雕塑等造型类的小玩意感兴趣,不知是不是他艺术创作的启蒙。
-
刘阳:圆明园流散文物的寻觅者
-
作者:
吴丽玮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运动鞋
晋江
-
描述:
刘阳 清乾隆 胭脂红地轧道锦纹粉彩缠枝花卉纹梅瓶(放山居旧藏) 清乾隆 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放山居旧藏) 清乾隆 青釉印花开光粉彩平安富贵兽耳瓶。底部贴有“Fonthill Heirlooms”收藏签,署“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放山居旧藏) 寻找的路径 圆明园的流散文物有哪些?究竟散落在哪里?除了刘阳,可能再找不出第二个人去认真调查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