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海边印象(雕塑·铜)
作者: 高照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象   雕塑   海边  
描述: 海边印象(雕塑·铜)
蔚蓝色(雕塑·综合材料)
作者: 何勇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材料   雕塑  
描述: 蔚蓝色(雕塑·综合材料)
江南无闹时(雕塑·铜)
作者: 潘锡柔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南   雕塑  
描述: 江南无闹时(雕塑·铜)
雕塑家之梦
作者: 全继罡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主岭市   修理工   民兵   吉林省   雕塑家   工艺美术厂   石雕   雕塑艺术   美术作品   艺术追求  
描述: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来到了公主岭市环岭乡靠山村,采访了民兵雕塑家孙文礼。他家住的一幢平房里,摆满了石雕、木雕作品,有山水,有人物。有驾云飞腾的龙凤戏球,有玲珑剔透的白玉宝塔,令人目不暇接。他,一位山村民兵,初中毕业后,同祖辈一样,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修理工”。他爱好雕塑,爱这种艺术,昏暗的灯光下,他捧起有关雕塑艺术的书苦读。田间地
宝剑锋从磨砺出——原平县国防教育学校纪事
作者: 贾宣生   周贵珠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县委书记   教育学校   国防教育   传统思维   国防意识   国防观念   政治部主任   工作重点转移   商品经济   尚武精神  
描述: 在山西省原平县委书记吕日周的住室内,一把精制玲珑的宝剑挂在雪白的墙壁上。这是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张工亲手赠送给他的礼品,是对老吕爱武、尚武精神的赞誉。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工作上之后,面对国防观念淡化的现象,吕日周进入了深沉的思考: 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刺激了人们求富若渴的欲望,而爱国拥军热忱有了冷却的迹象; 经济神经在干部头脑中趋向发达,而党抓武装的优良传统思维却有了明显的萎缩;
民兵砖雕艺人张存仕
作者: 应春会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人   花果山   游览区   孙悟空   砖雕艺术   民兵   郑州   黄河   小猴   雕塑  
描述: 在中原郑州黄河游览区,一尊尊高2米、宽1米的巨幅砖雕艺术群将展现在人们面前:那“花果山”前的小猴娃、“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龙宫得宝”里的海龙王、
老将军张爱萍为崇明岛“国防林”题词
作者: 童学理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建活动   光荣传统   新形势   拥政爱民   鱼水情   军民共建   爱国主义教育   国防林   崇明岛   张爱萍  
描述: 5月中旬,原国防郎部长、老将军张爱萍欣然为上海崇明岛“军民共建国防林”雕塑题词“鱼水情深”。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搞好军民共建活动,具有拥政爱民、拥军爱民光荣传统的崇明岛军民,于1987年初在本岛东平林场营造了一片占地50南的“军民共建国防林”。去年下半年,又在林园内建造了一座象征军民鱼水情的大型汉白玉雕塑。现在,“国防林”已成为海岛军民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理想的活动阵地。
四姓一家
作者: 谭亚洲   来源: 中国民族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族文化   桂西北   石山地区   民族文化   元末明初   少数民族   毛南族   祖先   历史记载   族源  
描述: 毛南族居住在桂西北边远石山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她与我国其他西南的少数民族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相当发达的民族文化。我们毛南族的族源,没有详细的历史记载。毛南族中有谭、覃、卢、蒙四大姓,其中谭姓最多。《谭家世谱》说他们的祖先谭三孝原先是汉人,是从湖南来的。后来与当地女子结婚“生男育女,玲珑智慧,庶几苗瑶散于四方,由是出作人息,耕食凿饮,土苗互语,了然明白……”《覃家祖谱》亦说他们的祖先姓王,原籍山东,后迁浙江改覃姓,元末明初逃难来广西。卢姓则说他们祖籍福建,因经商而落籍毛南地方,蒙姓则说他们来自贵州。
白龙庙小记
作者: 苏银山   来源: 中国民族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龙   龙庙   建国后   坍塌   方石   青砖   洪水   汛期   门窗   考证  
描述: 白龙庙坐北朝南。由于年久失修,青砖院墙坍塌,门窗破烂不堪。庙内仅存一块怪禽异兽簇拥着的神龙青石浮雕和一小方石供桌。白龙庙始建于何年无法考证。反正是早年人们希望着有一条能积德行善的白龙久居于此,赐福赐吉,保佑平安如意。想来当年这里是红火的、神圣的。白龙庙四周围的土地常常受到洪水的威胁。汛期一到,“慰劳河神”的人流源源不断。有自愿献财的,有借机敲诈的,各色各样。然而杀猪宰羊无动鬼神,大水卷来,连白龙庙自身都不能幸免。这当然是说1949年以前的情形了。建国后,沿河筑起了高高的堤坝。白龙庙似乎失宠了,孤零零遗落在荒野。刚刚当家作主的人们舒了
民族用品展销会见闻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中国民族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展销会   民族文化宫   历史性巨变   少数民族   甘肃省博物馆   民族用品   伊斯兰教   有机结合   伊斯兰文化  
描述: 今年国庆期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民族用品暨名特优产晶展销会”,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40年来历史性巨变的一个缩影。▲东乡族小伙子陈坤,是兰州伊斯兰教经学院八六级学生。他热爱伊斯兰文化,尤其喜欢阿拉伯文书法。他希望能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济经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于是,1987年底退学后借款5600元,办起了专门经营中阿书法、木板浮雕、玻璃国画、装潢设计等业务的民族工艺制品厂。虽然厂子很小,只有2个股份、注册5万元,但能生产100多个品种。他有3幅阿文书法作品被甘肃省博物馆收藏,另有3幅被印度商人购买。他厂的产品
< 1 2 3 ... 9 10 11 ... 129 130 1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