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格萝蒙饼干加工技术
作者: 高岭   来源: 食品科学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饼干   面粉   面片   加工技术  
描述: 格萝蒙是彝语苦荞麦.四川凉山地区高原产的无污染苦养麦是一种集营养保健疗效于一身的多功能粮种.由苦养麦加工而成的苦养麦粉,含粗蛋白10.5%,粗脂肪2.15%,淀粉73.11%,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都超过大米和面粉;含9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配比合理,易被人体吸收的矿物质
氯苯类化合物在CTMAB-高岭土上的吸附机理
作者: 王莉   舒月红   田超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吸附   CTMAB   高岭土   氯苯类化合物  
描述: 目的探讨氯苯类化合物在CTMAB-高岭土上的吸附机理。方法采用一系列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改性的有机高岭土对氯苯、1,4-二氯苯、1,2,4-三氯苯和1,2,4,5-四氯苯等4种氯苯类化舍物
玉铁线竹高岭隧道进口段的地表预加固处理
作者: 王泽刚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注浆   隧道   地表预加固  
描述: 本文结合新建铁路玉林至铁山港线竹高岭隧道工程,介绍地表预加固工程措施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总结了地表注浆的施工经验,以供同类工程参考。
重组质粒Eg.EF-1/pGEX-6P-1的构建及原核诱导表达
作者: 王健   赵嘉庆   王娅娜   丁淑琴   张焱   王洁   王淑静   高岭   赵巍   来源: 药物生物技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组抗原   融合表达   延伸因子   细粒棘球蚴  
描述: 将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延伸因子(Elongation factor 1,E卜1)与pGEX-6P-1构建成重组质粒并进行表达、纯化及对其特性进行鉴定
阳光下的思索
作者: 高岭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组抗原   融合表达   延伸因子   细粒棘球蚴  
描述: 阳光下的思索
市场情景中艺术作品的价值本质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社会   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问题   艺术作品   艺术价值   实用价值   人文知识分子   商品价值   价值本质   艺术商品化  
描述: 时光已迈进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艺术作品作为商品来买卖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社会存在,但是艺术商品化理论问题的未能深入探讨,造
实践性教学中多种教学媒体的应用与评价——以北京电大艺术欣赏课程为例
作者: 高岭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效果   实践性教学   教学媒体   艺术欣赏课程   双向交互  
描述: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北京广播电视大学通过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促进了艺术欣赏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北京电大是实施开放与远程教育的成人院校,互联网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推进了教育改革。北京电大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顺应第三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依托于电大基于网络的新型教育环境的三级教学平台,选用多种教学媒体展开教学活动。艺术欣赏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是实现课程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选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双向交互武学习,为学生个体化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建了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多种需要,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清蒸原汁鲜狗肉罐头生产工艺
作者: 高岭   来源: 食品科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甘肃省   野生植物   四害   大戟科   天南星   效能   植物杀虫药   作物害虫   景天科   打碗花  
描述: 清蒸原汁鲜狗肉罐头生产工艺
获取地理信息的有效途径
作者: 李慧群   高岭   来源: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初中教材   结构设计   学习方法   地理信息  
描述: 获取地理信息的有效途径
论苏轼的“无象之境”——诗境与画境的结合
作者: 高岭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境界   象外之象   本体世界   诗画融合   中国艺术   宇宙本体   绘画   苏轼   中国古典美学   文人画  
描述: 宋人孔武仲有一段评论苏轼诗画融合的话:“尝闻之(按:指苏轼)曰: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趋,以其皆能传生写似为世之所贵珍。居士之文俊伟宏博,纤余较好矣;而又欲穷丹青之妙,忧以此娱情,欢以此寓笑,盖将以贾谊,陆贽之辞,恺之,摩诘之笔兼之乎一身。”诗文与绘画的共同之处或者说共同优点在于“皆能传生写似.”这里的“生”,在我理解,就是描绘对象背后蕴含着的生生不息的本体世界,是充溢着活力的道理。而作为绘画的“丹青”,它的“妙”处就在于能够于人与宇宙本体的合一中“娱情”、“寓笑”,也就是文人画所注重的寓物抒情、寄兴忘忧。因此准确理解“文”(诗)与“画”这二者所“同趋”的境界是什么,对于理解文人画的一系列特征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 1 2 3 ... 5 6 7 ... 278 279 28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