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公共传播与当代艺术
作者: 高岭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作品   传播形式   当代艺术   艺术创作   题材选择   公共传播  
描述: 公共传播包括新闻传播(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和舆论传播(口头议论、道德评议等),还包括多媒体视频音频和网络媒体等最新传播形式。它是一种信息在当代社会的传递方式,具有极强的当下性。与传统艺术和传播方式——展览,演示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不同的是,公共传播并不过多地关注艺术作品的物质实存性和主题含义的明确性,倒是关心艺术作品在哪一点上牵涉到日常生活经验,因为日常生活经验是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和必由,因而势必能赢得社会成员对公共传播本身的兴趣。换句话说,传统艺术关心的是作品源自生活的独特含义,它是一个现实生活中来的典型,是“这一个”;而公共传播关心的是作品在
郫县豆瓣生产中质量控制点剖析
作者: 高岭   来源: 中国调味品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   豆瓣   郫县豆瓣   质量控制点  
描述: “郫县豆瓣”是具有二百余年悠久历史的地方名特调味食品,既可直接佐餐,又是川菜烹调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它以色泽油润红亮,酱酯香浓郁,味鲜辣醇和,体态粘稠绒实等特点著称。“鹃城牌”郫县豆瓣香味醇厚,未加任何辛香料,色泽油润并未加一滴油脂,全靠酿造过程中一...
对历史的现实重构——王斐艺术的精神特质与现实意义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语言特征   重构   历史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艺术创作   思想结构   中国当代   宏大叙事  
描述: 在宏大叙事作为表述人类思想结构和思维认识的总体语言特征式微的今天,在当代艺术以再现和反映当下现实如火如荼的社会生活为主潮的中国,青年艺术家王斐却
“当代·红光亮”: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视觉特征
作者: 高岭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识谱系   当代中国   视觉经验   艺术家   毛泽东时代   艺术语言   光亮   视觉特征   中国当代艺术   针对性  
描述: 在刚刚过去的十八年里,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许多艺术家几乎不约而同地使自己的作品充满了色彩明快、纯度艳丽的色调,大有一扫80年代新潮美术运动时期色彩沉郁、对比强烈之势。这些为数庞大、众多的作品,与同样为数不少的黑白灰冷色调的艺术作品,共同构成了最近十几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两个重要视觉景观。这些色彩响亮的作品在题材上集中在毛泽东时代的美术作品图像与当代社会的商品符号的结合上,还有的集中在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下商品符号的对接上。
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在高岭地区的应用
作者: 方同明   李小龙   孙磊   孙永华   王志辉   尤世娜   刘鸿   李莉   来源: 中国矿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精度磁测   铁矿   反演  
描述: 野外岩、矿石物性测定表明,矿区内铁矿石磁化强度高,而围岩磁性相对磁铁矿较弱,这为在矿区进行高精度磁测提供了可靠地地球物理依据。本次工作在研究区进行了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探测地下铁矿化因此的磁异常,并结合地质资料,对潜覆盖区和矿区深部矿体进行反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市场、策展与批评你究竟选择谁?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市场   艺术理想   讽刺意味   艺术创作   孪生兄弟   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批评  
描述: 没有任何时代能够像今天这样有着如此繁荣的艺术市场,也没有任何时代能够像今天这样听不见艺术批评的声音。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界最为明显也最具有讽刺意味的一种现象。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这对孪生兄弟在今天更多地不在是为了共同的艺术理想彼此携手.而是被一个巨大的漩涡所左右.那就是艺术市场。
英雄归来——评沈敬东的近期绘画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人形象   主题性绘画   英雄   精神生活   新中国   典型环境   中国艺术史   军事题材   人物形象   中国军队  
描述: 军事题材绘画,在新中国艺术史上曾长期占据重要位置。因为新中国的成立是通过长期的战争换来的,再现中国军队的成长历史以及它在新中国诞生之前的坚苦卓绝的斗争,是新中国主题性绘画的重心之一。不过,新中国毕竟更多的时期是和平年代,军事题材绘画进入普通百姓的精神生活更多的是具体军人形象的塑造。
消费社会的视觉魔术师:评陈文令的具象雕塑
作者: 高岭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令   当代雕塑   语言特征   中国艺术家   英勇奋斗   拟人化   艺术评论家   红色记忆   隋建国   具象雕塑  
描述: 在最近几年的当代雕塑领域里,陈文令是一个热门人物,在许多国内外的重要展览上都能看到他富有个性化语言特征的作品,他也是艺术评论家们和艺术媒体广泛关注的对象。陈文令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如此引人注目,究其原因,有这么几个层面:首先,他非常注重对表现对象的表情神态的把握和表现。无论是他早先在厦门时创作
时代的失落者——葛震绘画的精神特质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特质   绘画   葛震绘  
描述: 近年来.葛震作品中出现了一个令人过目难忘的形象是那个长着翅膀的少年。那是个怎样的少年呢?他裸体、消瘦,带着薄薄的眼罩.长着一副稀疏、剥落的羽翼,他时而伫立.时而蜷缩,时而匍匐.时而瘫卧.他游荡在昼如黑夜般的世界里,这里有的只是残荷、枯树、怪石和偶而划破黑幕的流星。与动态优美,色彩鲜艳的中国飞天和光芒四射,报喜送运的西方天使相比.葛震笔下的这个折翼少年无法飞翔起来,眼中流露的永远是一种难以描述的困惑和忧伤。
市场情景中艺术作品的价值本质
作者: 高岭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市场   社会需要   话语权力   艺术作品   艺术价值   商品价格  
描述: 尽管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中国范围内市场经济的全面起步而产生的文化艺术市场化,理论界有过非常热烈的讨论,但反对艺术市场化或商品化的一方,基本上都是将艺术生产与商品生产、艺术价值与商品价值、金钱逻辑与艺术发展逻辑、金钱与艺术等截然对立起来。许多艺术界人士还固守或留恋着排斥市场和金钱的传统观念,对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市场经济
< 1 2 3 4 5 ... 278 279 28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