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马 俊】搜索到相关结果 31 条
-
甘肃画院美术作品集 2013 朝圣敦煌
-
作者:
安邕江 马国俊主编
来源:
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风景画
作品集
俄罗斯
现代
油画
-
描述:
本书是甘肃画院2013年“朝圣敦煌”新疆考察采风和东线采风活动中,17位书画家用心记录的图像、文字,包括写生、临摹及创作作品。该书从侧面反映了甘肃画院近年来在学术建设上的成就,也为打造“敦煌画派”做出有益的尝试。甘肃画院美术作品集2013是甘肃画院2013年“丝绸之路·佛教东渐”采风活动中,17位画家的写生、临摹及创作的中国画和油画作品。
-
画历史画,要有正确历史观— 徐芒耀谈《新四军—车桥之役》创作
-
作者:
马俊
来源:
油画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画历史画,要有正确历史观— 徐芒耀谈《新四军—车桥之役》创作
-
马俊东油画作品
-
作者:
马俊东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
油画
-
描述:
马俊东油画作品
-
情感在油画艺术创作中的表现
-
作者:
马俊华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
表现
油画创作
-
描述: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注入了对生活的认识、评价和期望,渗透了艺术家强烈的感情。艺术创作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形式上的感受和理解,以及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理想。
-
四家样对佛教雕塑中国化的建构
-
作者:
马英俊
来源:
翠苑(民族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秣菟罗
犍陀罗
曹仲达
佛教传入
周昉
《图画见闻志》
吴道子
雕塑艺术
佛教造像
张僧繇
-
描述:
任何文明,从来不是孤立形成的,而是互相吸收、互相渗透、互相融合而成的。中国从古就有广泛汲取外来文化的传统,同时也从来就有包容、融合的豁达和博大。发端于印度的佛教,进入中土后经过孕化陶冶,逐渐形成完全中国化的民族新文化。而这种民族化的进程,实际上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便已开始。佛教的发展如此,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亦然。虽然早期佛教造像深受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和笈多以及中亚西域等风格的影响,但和发源地的
-
从云岗到龙门造像之风的变化
-
作者:
马英俊
来源:
翠苑(民族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魏孝文帝
拓跋珪
有效统治
东土
南北朝时期
鲜卑族
佛教艺术
流传千古
云冈
石窟造像
-
描述:
汉末以降,佛教艺术传入东土,由此开启了中国化的历程。每朝每代,不断地演绎发展。总体而言,每个朝代呈现大致统一的面貌,如唐代的圆润丰满。但有一个时代,疆域虽然仅限在北方,政权存在时间也不长,没有超过150年,有效统治北方则更短,且也不是汉人系统政权,却做到了前后两种造像风尚流传千古,可谓佛教艺术中国化进程的缩影,这就是北魏,创造了云冈与龙门石窟的辉煌。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之始。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
-
近现代以来我国纪念碑符号形态的演绎
-
作者:
马英俊
来源:
翠苑(民族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形态发展
符号化
-
描述:
纪念碑是文化符号的载体和媒介,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近现代以来我国纪念碑符号形态特征的演变发展,正是人们不断追求理想的结果,或彰显自我或缅怀先烈或宏扬某种精神等等,在这些动机的背后,人们并没有放松对美的追求,或许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艺术处理上对多种元素进行艺术处理,使其既表达了含义,又能够在特定的空间里将诸多美好的因素表现出来,于是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带有时代特征的纪念碑。
-
宋代节序词意境特征探析
-
作者:
马俊芬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快
阴暗
宋代
节序词
意境
-
描述:
宋代节序词既向世人展示了五彩纷呈的节日欢乐场面,同时人生的孤独与哀愁也使其蒙着一层阴暗的悲戚愁绪。宋人节序词的突出特点是明快与阴暗两种悖反的意境同时存在。这种两反意境的共同存在既是审美主体的个性差异所致,也与节日特有的时空局限以及当时特定的社会现实有关。
-
激素预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西瓜幼苗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作者:
刘晓辉
张显
郑俊鶱
马建祥
张勇
来源:
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氧化酶
抗寒性
外源激素
西瓜
-
描述:
幼苗冷害指数、主要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适宜浓度的6-BA、GA3、ABA预处理可以明显降低西瓜幼苗冷害指数,NAA作用则相反。(2)GA3、ABA、6-BA预处理的西瓜幼苗
-
李商隐纪念性公园规划设计探讨
-
作者:
曹式军
马俊峰
来源: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场所精神
风景园林
空间尺度
-
描述:
纪念性公园是纪念性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纪念的主题,结合建筑、山石、雕塑、植物等元素进行空间布局。在具备怀念功能的同时,要兼顾游人的参与性和游憩性。文章在对规划区的周围环境的分析及对诗人的历史文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场地的空间尺度,提出对该公园的规划构思,重点论述了该公园的空间结构和场所精神的表达方式,最后对该公园的规划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