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花玲珑
-
作者:
静贤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7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再入
景德镇
相结合
传统制品
通花
制成品
工艺制作
艺术处理
青花
-
描述:
青花玲珑器,是江西景德镇的传统制品之一。是在明代,吸收釉下青花装饰的特点,再在瓷坯上雕刻成通花洞,然后涂釉多次,填平通花洞,再入窑烧制而成。制成品为斑烂透明而不透气的米粒状的孔眼,故通称“米通”,俗称“玲珑眼”。青花玲珑,顾名思义,是青花与玲珑二者在工艺制作与艺术处理上相结合的产物。
-
景德镇瓷博会获最具品牌价值产业展览会奖
-
作者:
余静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坛
金手指
景德镇
产业发展
西安
世界园艺博览会
展览会
品牌价值
中国会展业
城市
-
描述:
5月11日,记者从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组委会获悉,在刚刚结束的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城市与会展高峰论坛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荣获2010-2011年度中国会展业金手指奖——最具品牌价值产业展览会。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城市与会展高峰论坛作为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后的首个论坛,于5月6日至7日在古城西
-
浅析装饰画在陶瓷中的运用
-
作者:
方静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新石器时期
装饰图案
吉祥图案
装饰画
印刷技术
图案纹样
艺术设计教育
吉祥寓意
装饰形式
-
描述:
陶瓷装饰图案,是一种来源于自然、经过艺术的加工、概括、变形、提炼等等之后而形成的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图案形式。它是一种现实社会的反应,同时也是现实社会的提升,它受陶瓷工艺,材料等的影响,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独特性。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中一般是以花纸或手绘两种装饰形式出现。手绘形式我们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文化,而另外一种花纸形式则是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
-
浅谈人物面贴近现实生活最具时代感
-
作者:
程静
吕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开富贵
工艺美术学会
屈兰
职工大学
陶艺家
陶瓷艺术家
粉彩瓷
艺术视野
高级工艺美术师
陶瓷美术
-
描述:
浅谈人物面贴近现实生活最具时代感
-
浅谈唐三彩
-
作者:
李彭
蔡静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堆塑
中国陶瓷史
制胎
经济文化背景
绿釉
人物俑
烧制工艺
素烧
低温色釉
文化艺术
-
描述:
一、唐三彩的烧造背景汉代的低温釉陶为唐三彩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基础,唐代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背景则为唐三彩的成熟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富裕,带来了书法、绘画、诗歌、雕塑、工艺美术等文化艺术群芳争艳的景象。尤其是陶瓷手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在隋代青、白瓷
-
浅析“没骨汾水法”青花瓷画及我的创作
-
作者:
刘静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锔瓷
意义
结合
生活陶艺
特点
-
描述:
二十一世纪,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的时代。随着青花瓷绘画方式和绘画材料的丰富多样,时代审美标准的不断转变、提高,以及工笔和写意的风格、技法等互相融合、渗透,使当代“没骨汾水法”青花瓷画的技法、表现形式和构图样式更为自由多样,趋于多姿多彩,个性张扬。一、“没骨法”绘画的简述没骨法为国画画法,强调“隐没骨线,以色图之”,与工笔画法和写意画法并重,以隐没、减弱勾线的方法,含蓄体现中国画对于骨法用笔的要求,即笔墨要求还在,只是墨为色所替,笔为形所隐。没骨画的“没骨”,突出没去笔骨,强调通过颜色自然的表达形体之意,注重运笔和设色的交融,“没骨法”绘画将墨、色、水、笔融于一
-
刘静青花陶瓷艺术赏析
-
作者:
刘静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陶瓷艺术
青花
-
描述:
刘 静 1985年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景德镇陶瓷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国家三级陶瓷彩绘装饰技师,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陶瓷艺术交流中心会员。2008年毕业于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国画专业
-
浅论陶瓷绘画创作的心态、意境以及风格
-
作者:
杨文静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素养
心态
艺术家
陶瓷绘画
意境
绘画艺术
创作过程
风格
-
描述:
艺术是人们的精神粮食,创作过程就非常复杂。笔者在这里略谈一下陶瓷绘画艺术的几个过程。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作者以往的文化素养、技艺造诣在经过大脑系统化编程的整个过程,这过程其中就包含了重要的心态、意境以及风格意识几个因素,这几个因素发挥得好与坏决定着作品的成与败。一、创作中的心里因素生命有限是不可抗
-
浅淡珐琅彩与粉彩的区别
-
作者:
涂静仪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感
彩瓷
人才聚集
突出特点
瓷胎
康熙时代
珐琅
成品率
透明玻璃
粉彩
-
描述:
珐琅彩瓷始于康熙后期,即康熙三十五年,它是由景泰蓝——即铜胎珐琅器转化而来,故珐琅彩瓷又名瓷胎画珐琅,彩料是从西洋引进的珐琅料。此种粉料含有大量硼和砷,画在瓷胎上烧成后色泽特别鲜艳明亮,有透明玻璃质感和立体感。由于彩料烧成后特别坚硬,故又有搪瓷的意味。由于康熙时代是珐琅彩瓷的初始阶段,虽然是由皇帝亲自抽派一批宫廷画家和制瓷优秀人才聚集在宫内进行烧制,但因为经验不足,所以成品仍然不算理想,且成品率不高。珐琅彩的突出特点是:绘画时用什么颜色,烧出后还是什么颜
-
浅谈陶瓷高温色釉装饰艺术
-
作者:
涂国生
涂文静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温色釉
装饰艺术
工艺美术
陶瓷器皿
-
描述:
引言 如何运用高温色釉装饰陶瓷器皿,以表现和抒发自己的创作情感,描绘出色彩斑斓,丰富多变的画面,确实是陶瓷工艺美术创作者值得探索的课题之一.为此,笔者谈谈个人的体会,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