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探究式科普丛书 五彩缤纷的海洋生物
作者: 林静编著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普及读物   海洋生物  
描述: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海洋中的定居者们。主要内容包括:世界的一角——认识海洋生物、陌生的朋友——丰富的海洋动物、海国子民——海洋植物等。
浅析中国现代陶艺的情感体现
作者: 赵芳   许静   肖群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   现代陶艺  
描述: 近几年来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现代陶艺的概念也逐渐从中国陶瓷文化中分离出来,从新的角度去体会陶瓷存在的文化内涵,现代陶艺这种形式充分代表了陶瓷艺术家丰富的情感,是现代陶艺家情感体现的载体,每一个现代陶艺作品都注入了陶艺家的灵魂,陶艺家的情感也通过不同形式的陶艺表现出自身的生活感悟。
典藏百年现当代美术史:专访清翫雅集20周年展油画组召集人施俊兆先生
作者: 王静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雅集   台湾   华人   艺术家   作品   世纪初   东方艺术   现当代   油画  
描述: 收藏家,如同人类精神瑰宝的拾珍者,他们将金钱物化的财富,以收藏艺术品的方式转换成可以永续流传和分享的精神财富,他们将历史中因各种原因四散的艺术珍品,以个人收藏的方式聚拢,让这些铭刻时代印记的艺术品,在优越的环境中留存。透过历代收藏大家的收藏,后辈得以认知已逝的时代。为业界众所周知的台湾清翫雅集,聚拢了不仅在台湾岛内,即使在全球范围内都可谓榜上有名的数十位顶级藏家,他们分别在器物文玩、书画、现当代艺术等门类有堪称博物馆级的收藏。清翫雅集以中华文物、古董及珍玩收藏闻名于世,在海内外除了故宫博物院,向来没有其它团体或个人能出其右。值清翫雅集成立20周年的时机,即将于台湾历史博物馆展出"清翫雅集二十周年庆收藏展",清翫雅集除1995年、1998年、2000年以及2009年先后于台湾历史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鸿禧美术馆及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四次展览外,第五次透过成员收藏展览的形式与公众对话。这次展览被视为"有史以来凡举有关中华文物与艺术的展览中,展览品项包括最多、最广也最精的一次。"而代表清翫新兴藏家实力的油画部分的藏品也首次在清翫雅集会员收藏展中呈现,其中收入图录中的艺术精品157件,又从中遴选了精中之精的50余件扛鼎力作在展览中展出。分别依时代与地域分为西方古典、西方当代、华人现代与华人当代四个部分。清翫雅集近年新入会的藏家中,也有多位藏家专事于此门类的收藏,作为召集人的施俊兆先生便是其中的重要藏家代表,他精研华人20世纪早期油画收藏,同时在当代艺术方面也是蔡国强、王怀庆等艺术家作品的重要藏家,对于东西方现当代艺术,他有多年的收藏经验和体会。本刊在展览之前专访了本次收藏展油画组召集人施俊兆先生,与读者共飨清翫雅集珍藏的精到和施俊兆先生的展览筹划及个人收藏心得。
当代水墨的坚守与开拓
作者: 王静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界   80年代   当代化   水墨   中国画   思潮   视觉艺术   油画  
描述: 今天看来,自80年代初才在中国艺术界初始的当代化思潮,对今天乃至未来的视觉艺术走向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深远、不可回避的。这不仅表现在油画、雕塑领域的变革,在传统的中国画领域,也同样兴起了对水墨当代化的探索思潮,并且呈现了后继有序的局面。
吕山川 绘画中的“媒体社会”
作者: 王静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广场   事件   绘画技巧   艺术家   媒体社会   社会化   作品   美术馆   报纸  
描述: 1992年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到1997年来到中央美院油画系进修,吕山川对绘画的执著投入从未中断,再来到北京走上职业艺术家道路的过程中,吕山川在绘画上逐渐清晰了个人风格和形式的表现方式,在他最新的作品中,从对媒体中的现实转而关注风景中的现实,吕山川的绘画视角发生了新的转向。
致敬的意义
作者: 王静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迷楼   艺术家   展览   致敬   创作   艺术史   建设意义   作品   针孔成像   古典传统  
描述: 二月里,两位资深艺术家何森和洪磊接连地呈现了两场精彩的致敬传统的个人show,两个展览无论从题目到内容,都难掩传统趣味对其自身创作思考的深深涤荡。据说,何森是从2004年底开始从"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言语中发现言说的源头",他尝试通过对李鱓、马远、徐渭作品的利用和截取完成了多幅绘画。展览"对月"中何森的近期作品做出了彻底的转变,摒弃了现代符号,取而代之的是带有中国文人气节的竹与松及经典的古人形象,他运用油画媒材作为媒介并借用古代的形式与痕迹,来述说今天的语言和情绪。
再造景,公共艺术设计
作者: 周静   来源: 缤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常生活用品   介入   文化传承   装置   再现   作品   重新解读   造景   艺术氛围   公共艺术设计  
描述: 再造景——三林公共艺术展是由浦东三林镇人民政府、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与上海三○国际艺术区共同合作策划和组织实施的一次公共艺术介入现场的艺术展示活动。展览共展示15件以现场环境为思考对象的特定创作,作品以装置、雕塑、绘画、灯光、影像等多各种艺术形式,试图重新解读古镇的文化
海上荟,艺术特别处
作者: 周静   来源: 缤纷家居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中国艺术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   绘画   艺术品市场   美术馆   油画  
描述: 她》换了MARTIN KEMBLE的一幅晚清油画,《如果你遇到一个珍惜套套的男人,就嫁给他》换了LiLi的1次艺术节设计海报的机会,1次国外画廊展览机会: 何迟的《我已没什么可给你的了》,《玛丽亚
青年艺术100
作者: 周静   来源: 缤纷家居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上海   艺术作品   艺术家   项目   艺术中心   城市雕塑   组委会   展览中心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2011年12月10日,大型艺术项目——“青年艺术100”走进上海,100位青年艺术家的300件作品齐聚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至此,这个致力于推广青年艺术家的年度艺术项目相继在北京地坛公园、广州锦汉展览中心、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隆重展出。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青年艺术100”以其高品质的艺术作品,空前的展览规模,每月换一城市的展览频率,迅速占领中国当代艺术三大重镇:北京、广州、上海。 “青年艺术100”是一个致力于青年艺术家推广的年度性的大型展览展示活动。
浅谈民俗思想对青花陶瓷创作的影响
作者: 朱静丽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陶瓷   影响   民俗思想   创作  
描述: 在青花陶瓷创作之中,民俗思维因素影响是重要的。青花陶瓷色彩的清幽、朴素、典雅,特别合符民间审美情趣。青花器特别是民窑青花器淳朴无华,自然天成,简练而不简单,朴拙而不呆板,天真而不幼稚,奔放而不草率,通俗而不庸俗。
< 1 2 3 4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