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范】搜索到相关结果 1133 条
-
曾景祥工笔花鸟画简论:参观曾景祥工笔花鸟画展有感
-
作者:
范为超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评论家
工笔花鸟
美术工作者
湖南科技大学
中国画艺术
中国新闻
景祥
艺术网
出版传媒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2015年6月16日上午9:30,由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和湖南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由博堂艺术网、湘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湘潭市文体广新局联合承办,由湘潭市美术家协会、《艺术中国》杂志和湖南科技大学美术学院联合协办的“曾景祥工笔花鸟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五号展厅隆重开幕。这次展出,是湖南美术界的一件大喜事。我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有幸被邀请参加了这次盛会,并有机会反复观摩了曾景祥的
-
“国色天香壶”装饰的自然之美
-
作者:
范春锋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牡丹
国色天香
装饰
-
描述:
《国色天香壶》打破传统的花货造型,以圆器光素的形象表现,并别具匠心的运用装饰贴花工艺将此壶打造成另一种感觉的壶型。大气的壶型配上红色的泥料,整体给人一种富贵与豪放感。
-
情意融融花满枝——记离休干部牛振尧、赵静娴夫妇
-
作者:
范文义
来源:
长寿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足部按摩
道德观念
书画展
离休干部
艰难困苦
晋察冀边区
曲阳县
年轻时
售货员
金婚纪念
-
描述:
瞧这老两口,多么安祥、多么喜兴!背后是花鸟画屏,怀拥的是五彩缤纷的花朵,满脸的笑容更像绽开的鲜花…… 他们没有理由不喜兴:作为抗战时的一对老战士能度过种种艰难困苦、生死抉择,又幸福地庆祝金婚纪念日的能有几人?年轻时只握过
-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把握青春航向、服务青春诉求、实现青春接力 红绿橙蓝紫 五彩青春梦
-
作者:
范浩毅
来源:
浙江共产党员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序
用品
沐浴
国际市场
创作设计
商家
慈溪
创新
-
描述: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把握青春航向、服务青春诉求、实现青春接力 红绿橙蓝紫 五彩青春梦
-
浅析雕塑在公共空间中的巧妙应用
-
作者:
刘强
郑成芬
范文博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共空间
雕塑
巧妙搭配
应用
-
描述:
公共艺术是人们在生活、工作等活动中经常接触到的大众艺术。雕塑艺术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公共空间中所起到的作用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精神风貌,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通过对雕塑概念与作用进行描述,分析了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以实例进行分析了雕塑在公共空间中的巧妙应用。
-
云冈石窟北魏前期佛教雕塑中的印度佛教艺术样式及其设计
-
作者:
范军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魏
云冈石窟
印度佛教艺术
佛教雕塑
-
描述:
云冈石窟位于我国山西省大同市,是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开始进行开凿,于孝明帝正光五年完工,开凿工作持续了64年之久。云冈石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成为我国的“四大石窟艺术宝库”。北魏时期的佛教文化深受汉族文化、鲜卑族文化和印度文化的熏陶。这一点在云冈石窟中的佛教雕塑上也有所表现。本文将介绍佛教文化在北魏时期的发展,介绍云冈石窟各个时期的佛教雕塑特点,分析印度佛教艺术样式在设计风格中的体现。
-
浅析抽象雕塑在空间中的审美距离
-
作者:
刘强
郑成芬
范文博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象雕塑
空间
审美距离
距离
-
描述:
空间中的审美距离与抽象雕塑一直以来是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重要课题,抽象雕塑作为雕塑艺术的一个分支,在21世纪快速发展的今天较为活跃,它以抽象、现代、简约、理性与感性、几何、观念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欢迎。本文分别从抽象雕塑与空间审美距离的概念、关系以及抽象雕塑对人们审美距离的要求进行论述,着重强调了抽象雕塑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在空间中审美距离的支撑,同时,空间中的审美距离促使抽象雕塑有了更为可观的发展前景。
-
王颖生:取精用弘的实践
-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美与时代·中旬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家
王颖
深圳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
国画系
提名展
访问学习
中国艺术研究院
人物肖像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王颖生,1963年生于河南沈丘。198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1997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毕业。2003年至2004年被国家基金委选派至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梅尔尼科夫工作室访问学习。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入选全国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届美展,并在全国第八、九、十届美展中获奖。《踱步》获北京国际双年展青年艺术家奖、北京市文艺作品佳作奖。曾参加《水墨延伸——中国画人物肖像展》,《水墨本色》第一届、第二届展,深圳水墨国际双年展,深圳1999工笔画家邀请展,2002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家提名展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深圳美术馆、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等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并出版有个人画集及合集多种。
-
杨飞云油画艺术论
-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艺术感觉
外部世界
飞云
八十年代中期
油画艺术
艺术技巧
当代中国油画
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我动笔写这篇文章之际,我突然发现,迄今为止,在所有出版物中竟没有一篇关于画家杨飞云的专论。杨飞云在画坛早已有名。从八十年代中期起,他的作品就频频出现在各种展览中,发表在各类专业的和大众的报刊上,收入各种画册里。许多文章谈到当代中国油画时,少不了提及他的名字。他堪称当代油画队伍中的一员大将。他的艺术见解和艺术技巧已经影响了许多油画的晚学,甚至,他作品中持续出现的女性形象也隐隐约约变成画坛之外流传的佚话。总之杨飞云是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和重要画家。没有这样一位画家的艺术专论似乎是一种批评的疏漏。我想可能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是他属于那种典型的以画说话的画家,他并非不善言谈,而是不喜欢谈,许多年里连“创作谈”一类的文章也不曾写过。人们专注的也是他的作品。其二,谈他的作品必须涉及他的艺术技巧,有时候词语文字在描绘视觉形态的绘画时是非常苍白无力的,所谓“难以言传”的不是画家的思想,而是画作中那些具体而又同时落入
-
视觉图像的修正——浅议当代中国具象油画的摹写现象
-
作者:
范勃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
语言特征
视觉图像
精神内涵
当代中国
艺术家
作品
油画创作
形式结构
中国油画
-
描述:
在近年的油画创作中,语言的完善,面貌的多样,说明中国油画对西方传统绘画图像的研究与借鉴已进入更深层面。“图式摹写”已成为当代油画创作中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对西方艺术图像的摹写使中国油画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明显进步,产生了一些成功的作品,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图式摹写”是指在创作过程中对传统图像中的形式结构,语言特征及精神内涵进行移植和嫁接。我把油画创作中出现的这种“图式摹写”大致归结为三类。一是在形式结构或语言特征上借用和移植,具有较强的文化针对性和独特的精神内涵。二是借助于西方艺术图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无法摆脱西方大师及其作品的影响,精神内涵也终归被其同化。三是从形式结构、语言特征及精神内涵上全部摹写,用别人的眼光来看待现实世界,自我完全迷失在大师的作品中。在提出问题时我们将进一步根据具体作品说明这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