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英】搜索到相关结果 106 条
-
云冈石窟审美接受的当代文化意义
-
作者:
凌建英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生动
场面
文化品牌
文化意义
云冈石窟
科学价值
审美接受
-
描述:
大同的文化品牌云冈石窟,始建于公元453年(北魏兴安二年),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千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雕像51000余尊,大佛最高者17厘米,最小者仅几厘米。佛龛像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这里石佛聚会,石人、石马、石刻,浮雕群集,内容丰富多彩。造型、故事、场面,形象生
-
宜兴均陶现代风格民艺派浅谈
-
作者:
张志英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风格
民艺派
指法
宜兴
艺术风格
堆贴画
基本功
民间艺术
贴花
装饰手法
-
描述:
宜兴均陶堆贴花工艺是一种独特的陶瓷装饰手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艺人们用大拇指进行搓、挰、摊、撕、扰、挓等手法创造出许多优美的堆贴画面,如金龙彩凤、飞禽走兽、山水人物等栩栩如生、
-
浅谈雕塑《 005017》人物状态真实的表达
-
作者:
汤海英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艺术状态
真实性
真实情感
表达
真实感
创作过程
作品
情感状态
雕塑
-
描述:
真实性是一个范围很大的词,可以是客观的真实,亦可以是主观的真实。不但存在于具象雕塑中,也存在于抽象雕塑中,而且往往两者不可分割。但对于我们讨论具象雕塑而言,具象本身就已经存在了某种外在形象上的真实性了,同时艺术家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于作品中,在创作
-
油画民族化之路上的坚定身影:纪念卫天霖先生诞辰110周年
-
作者:
英帆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经历
诞辰110周年
民族化
东西方文化
油画
-
描述:
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多变的发展历程。新旧制度的更替,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等等,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李叔同、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潘玉良、卫天霖等纷纷出国留学,开始近距离接受西方绘画。然
-
水静舟自横梦暧雪生香:评宫六朝的油画
-
作者:
赵英辉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感受
宫六朝
古人
油画
-
描述:
对于宫六朝先生来说,雪是一个至为丰富的体验世界,一个能彰显生命感受和情绪意志的对象。于古人而言,多写雪景,盖欲假此以寄其岁寒明洁之意,毕竟古人常言“清诗多为雪精神”,也寓于此罢。
-
媒材与革命——白崇录的水彩创作与媒材实验
-
作者:
易英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彩画
实验
媒材
工厂建设
相对独立
绘画创作
工业革命
-
描述:
在当前的绘画创作中,水彩画比较寂寞。水彩画是一个小画种,材料工具比较简单,造型技法上多依赖于油画。水彩画最初是用来收集素材和起草图的,后来才发展成相对独立的画种。水彩画在英国的繁荣得益于工业革命,地志风景画
-
论高校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作者:
汪水英
来源:
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才信息
高校管理
人事档案
-
描述:
本文分析了高校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现状,提出了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人才信息开发的对策和思路。
-
廖志英陶瓷作品赏析
-
作者:
廖志英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作品赏析
-
描述:
~~
-
古代艺术品中的神话形象
-
作者:
英 伍德福德著 贾磊译
来源: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古代
印度
雕塑
-
描述:
神话赋予希腊罗马艺术家们灵感,他们不畏挑战,以静态的形式将神话故事娓娓道来。画家、雕塑家和其他艺术家在茂密的神话丛林里探索、开拓,创作之道各有千秋。在本书中苏珊•伍德福德深入探究了绘制在各种陶瓶和雕塑上的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和神话人物,讲述了他们在创作中使用的不同方法;阐释了在表现某些故事时,作者所创造出的不同体例;探究了这些体例改变、改进,甚至被移花接木,用于另外一种情景之中的方式;分析了神话故事之间的不同之处——或混为一谈之处;解释了神话与日常生活和政治宣传的联系以及不断变化的品味对神话艺术创作
-
济南博物馆藏乾隆瓷器精品
-
作者:
王健丽
崔玉英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规模
乾隆时期
黄金时代
制瓷技术
济南
馆藏
精品
瓷器
-
描述:
清代景德镇集我国制瓷业技术之大成,把瓷器制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特别是康、雍、乾三朝由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进入黄金时代。在生产规模、制瓷技术及精美程度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工艺体现了繁缛、华丽、新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1
2
3
4
5
6
...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