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英】搜索到相关结果 124 条
-
咸菜坛子
-
作者:
王祥英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亲
塑料布
大学
县城
老鸦
目的地
上去
屁股
油画
王二
-
描述:
城里人袁伟去伏牛山旅游,口渴了,他看到前面有一户人家,就上前敲那家的篱笆门喊道:“有人吗?” 一个年约六旬、模样憨厚的山民迎了出来。袁伟说口渴了,想讨口水喝,老汉就将他迎了进去,并给他端来了一碗热水。 这户人家实在是太穷了,竟然连电都没有扯上,电视啥的自然也没有。过了一会儿,袁伟的眼睛盯在某处,不动了,他看到了一只腌咸菜的坛子,袁伟放下水碗,站起身走近坛子,仔细地看,他在想:“不会是古董吧!”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这年头,人人想发财,家家盼致富,中央电视台不是有个鉴宝栏目到全国鉴宝吗?有一次一个农民把家中盛米的罐子拿出来给专家鉴定,专家一看,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原来那竟然是一件元青花,价值几百万…… 袁伟看了好一会儿,这坛子与上一次那位农民的元青花还真有些像,他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语气说:“大爷,你这只坛子不错呀!”老汉说:“啥不错,就是一只腌咸菜的破坛子!”袁伟又说:“有些年头了吧!”老汉说:“听我爷爷说,他的爷爷那会儿就开始用这只坛子腌咸菜!有些年头了!”袁伟心里一动,说:“大爷,我看这只坛子不错,卖给我吧!”老汉为难地说:“就是一只破坛子,送给你也无妨,只是坛子送给你了,俺家就没有东西腌咸菜了!”袁伟说:“这个简单,我给你五百块钱,你可以买很多的咸菜坛子!”老汉一听,眼睛亮了一下,也不说卖,也不说不卖,只说要进里屋问一下家里人。
-
对新时期中国肖像油画发展的思考
-
作者:
张祖英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精神
欧洲油画
肖像作品
新时期
艺术家
艺术大师
委拉斯贵支
创作
肖像画
中国油画
-
描述:
了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在创作上,题材的拓展主要体现在艺术家关注生活中普通人的传神写照,改变了只为革命导师和少数英雄人物树碑立传的清寂状况,开辟了肖像艺术创作的广阔天地。1980年,罗中立创作的《父亲
-
艺术家眼中的当代中国:中国油画展的学术定位
-
作者:
张祖英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现力
油画艺术
文化特色
学术定位
当代中国
艺术家
优秀作品
中国当代
艺术语言
中国油画
-
描述:
由中国国家画院、深圳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艺术家眼中的当代中国——中国油画艺术展"近日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隆重开幕,参展的227幅优秀作品汇编成册。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油画艺术积极弘扬中华当代文化的精神,在吸收中西文化传统的的基础上,立足本土,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生活。此次我们举办"艺术家眼中的
-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
-
作者:
高俊英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宋词元曲
诗歌
战国时期
精神内涵
苏试
古诗文
初中
引导学生
苏轼
-
描述:
中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诗歌就有着深厚的喜爱之情。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及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或韵或散,或律或绝,五彩斑斓,绚烂多姿,具有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早在战国时期,孔子就有不学诗,无以言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从一开始,诗歌的教育就被至圣先师孔子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
让有形城市彰显无形文化:看魏县如何挖掘和利用文化元素建设梨乡水城·魏都
-
作者:
茜秀臣
李鹏英
张佩
来源:
祖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形文化
历史文化资源
魏县
利用
文化元素
水城
城市规划
挖掘
-
描述:
河北省三年大变样工作开展以来,魏县无论在城市规划、建设上,还是管理过程中,打出"文化牌",始终注重发掘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注入文化元素,牢牢把握地方文化特色,把"以特色文化,建特色城市"作为指导科学发展、快速振兴的灵魂,投资近100亿元建设梨乡水城·魏都,走出了一条城市建没与文化建设相融的科学发展之路.去年,该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评定为"千年古县",擦亮了"梨乡水城"、"华夏魏都"文化品牌;先后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梨乡水城·魏都杯书法大赛、首届梨乡水城·魏都杯龙舟邀请赛等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正在谋划和实施大型文化雕塑活动,初步实现了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变.
-
让有形城市彰显无形文化
-
作者:
茜秀臣
李鹏英
张佩
来源:
祖国·综合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哲思
艺术
社会文化
叙事手法
表现语言
自然生命
-
描述:
河北省三年大变样工作开展以来,魏县无论在城市规划、建设上,还是管理过程中,打出“文化牌”,始终注重发掘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注入文化元素,牢牢把握地方文化特色,把“以特色文化,建特色城市”作为指导科学发展、快速振兴的灵魂,投资近100亿元建设梨乡水城·魏都,走出了一条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相融的科学发展之路。去年,该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评定为“千年古县”,擦亮了“梨乡水城”、“华夏魏都”文化品牌;先后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梨乡水城·魏都杯书法大赛、首届梨乡水城·魏都杯龙舟邀请赛等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正在谋划和实施大型文化雕塑活动,初步实现了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变。 如今,踏入梨乡大地这片沃土,一股文化气息扑鼻而来。一座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韵味十足的冀东南区域次中心城市已初步形成。 城市规划:体现“文化城市”理念 一座城市的建设,已经不仅仅要满足市民的公共服务需求,更重要的是要体现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个性特色,满足城市人群对文化的公共服务需求。为此,省、市三年大变样开展以来,该县重新审视城市建设工作,认识到长期以来忽视对历史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造成建设缺乏内涵、发展没有品格、群众生活品质差。
-
清康熙青花王羲之写经博鹅图罐赏析
-
作者:
黄英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优秀传统
青花瓷器
景德镇
故宫博物院
人物故事画
康熙
民族特色
写经
装饰题材
-
描述:
青花瓷是景德镇优秀传统名瓷,也是中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瓷器品种之一。它色泽典雅,细润高洁,物象表现力强,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珍视。康熙青花瓷素以胎釉精细、青花艳丽、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其瓷质和艺术水准均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堪称青花瓷器的楷模。这一时期,作为装饰主题的人物故事画已广泛应用,在康熙民窑青花瓷器上尤为多见。故
-
曾竹韶与人民英雄纪念碑
-
作者:
孟兰英
来源:
党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群众
毛泽东
曾竹韶
天安门广场
革命历史
中国人民
-
描述:
从毛泽东题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时起,屹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就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占据了神圣而崇高的位置。当无数热切的目光注视着人民英雄纪念碑时,除了镌刻在上面的八个大字依然熠熠闪光之外,碑座上那8幅铭记着中国人民革命历史的浮雕,也为我们定格下了历史长河中一个个璀璨的瞬间。
-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者之一曾竹韶
-
作者:
孟兰英
来源:
党史文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则徐
纪念碑
创作经验
中央美术学院
创作者
浮雕
天安门广场
虎门销烟
石膏模型
雕塑
-
描述:
他是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者中唯一健在的艺术家;他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第一批教授;他是北京中山公园内孙中山像的作者;他就是曾竹韶。当年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八位作者都是雕塑界叱咤风云的大师级人物,如今绝大多数已经驾鹤而去,依然在世的只有今年已经103岁高龄的
-
艺术陶瓷创作与时代的关系
-
作者:
冯绍华
邓俊英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陶瓷
创作
时代关系
-
描述:
从中国历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关联性,分析了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的繁荣和存在的不足,艺术陶瓷创作要进行观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改变,走多元化的道路。要与时俱进,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吸取传统精华营养,借鉴西方文化艺术,掌握新理论、新材料、新科技,把握艺术规律去创作富有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
<
1
2
3
4
5
...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