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名家复制品“原作”物美价宜
作者: 艾祥   来源: 理财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上海旅游   美术设计   艺术造型   南京路   国庆节   广告公司   艺术魅力  
描述: 雕塑“原件”并非唯一 在此次毕加索大展中展出的一件雕塑中,《女子头像》是毕加索在巴黎蒙马特高地被称为“洗衣船”的小阁楼上为费尔南黛•奥里威尔所作的一件泥塑头像,后来在他的西班牙籍朋友冈萨雷斯的帮助下翻成了青铜像。 按照国际通行的一般惯例,雕塑家本人复制的作品在十件以内被视为原作,十件以上就不能作为原作出售,而且雕塑家在卖出雕塑时应当对收藏人承诺这一件雕塑总共铸造或打制几件。在不久前举行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中,朱铭《太极系列—单鞭下势》成交价为2082万港元,延续了近年来朱铭雕塑拍卖的强劲走势。值得注意的是,在拍品的描述中特别说明了款识为:朱铭85 5/6(背面右下)。这里提到的为几分之几,就是指总共几件中的第几件。记得在十年之前,当时市场曾经为被申城一家公司购买的罗丹《思想者》真伪起了纷争,各界都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这无疑显示出人们在雕塑上的一些误区。而在即将于11月下旬在香港举行的天成国际拍卖会上,罗丹的真正原作无疑将令市场眼睛一亮。此次拍卖的这件罗丹《皮埃尔的巨型头像》,是十九世纪最脍炙人口的公共艺术雕像《加莱义民》纪念碑中最为人动容的一个。 “复制”版画水涨船高 在此次展出的毕加索作品还有一些版画作品,许多人都会觉得版画是印制出来的,不止一件,为什么其价值还会这么高呢?这与画家一些原作价格的水涨船高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