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胡赳赳】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残雪
-
作者:
胡赳赳
来源:
小说月报(原创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残雪
天性
事物
当代艺术
盛可以
小说
心灵
艺术训练
-
描述:
盛可以的小说是“盗机”的,而她的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画作,却是“忘机”的。正是得益于某一天。被抑制的天性的释放——她一直在缠一具叫作小说的小足——她的三寸金莲之外。意外有个幼小心灵在萌动。回到了乡野,人、天、犬与相关事物一一闪现。一片叶子会大于一个人。这种比例的失调,反而映照着朴真的童心和无上的真理:天性之初,事物是没有大小的,区别在于后天习气的沾染。盛可以的绘笔,不似工笔,亦非写意,其架构之间。完全未受艺术训练的污染,跟当代艺术无涉。正是此等纯然发乎于心。从性灵中汩汩流出。才不落俗穴。
-
陈丹青的书生气与江湖气
-
作者:
胡赳赳
来源:
时代人物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世纪
丹青
虫洞
地点
艺术家
少年
自画像
知识分子
书生气
油画
-
描述:
"我内心里住着一个女人"陈丹青,1978年考入中央美院"文革"后首届研究生班。他于上世纪80年代初曾被圈中同仁认为是当时最具才华的油画家,直至今日,油画圈仍存在着"陈丹青情结"。艺术家需要一个隐蔽的地点,这个地点或许是宇宙的"奇点",或许是时空中的"虫洞"。一旦找到,那么,"创世纪"的那一刻就来临了,或者,从"虫洞"中穿越到另外一个异想的平行世界中去,并不是什么难事。这个地点起初是在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有着布尔乔亚气氛,少年陈丹青画着自己的自画像,这种稍带自恋的勾勒正是画家身份的最初确立,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