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报刊是传递民族精神的通道
作者: 欧阳秋云   来源: 报刊之友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优秀传统   文艺复兴   现代转型   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   给人深刻印象   “新历史主义”   农民起义   美国精神   历史唯心主义  
描述: 报刊是传递民族精神的通道文/欧阳云最近,读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唯一的一部文字著作《法国大教堂》,其中有一段活说:“有了哥特艺术,法国精神充分发挥出它的力量,后来,法国精神贫乏了,但却按照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加以调整,也许过分了。”罗丹在这里表述了一个重要的...
一种新型的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及其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作者: 程琳   丁训良   刘志国   潘秋丽   初学莲   冯松林   来源: 物理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束X射线荧光   X光透镜   青花  
描述: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X光透镜的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系统的结构、性能和特点及其在考古学中的应用.X光透镜将旋转阳极X射线发生器产生的X射线束聚成直径为几十微米的光束,实现了对考古样品的无损、原位、微区的分析.为了检验微束分析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了一片明代青花瓷残片中青花部位的元素分布,结果表明青花中Mn和Co元素的含量与青花颜色的深浅相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Mn和Co呈现非常好的线性相关;Mn和Co的含量或比值对青花的产地和真伪的辨别有着重要的意义.
素质教育,美术出版准备好了吗?
作者: 李沛航   李秋实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世纪初   叙事诗   续写   美术出版   布莱克   素质教育  
描述: 自从19世纪初威廉·布莱克创作插图叙事诗以来,艺术与图书的渊源就得到了进一步续写
塞尚:完成还是未完成?
作者: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好者   画展   画法   水彩画   传统   法国   画家   塞尚   作品   油画  
描述: 法国19世纪画家塞尚的一批“未完成作品”日前在瑞士苏黎世美术馆展出。这是全世界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塞尚“未完成作品”展,吸引了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此次名为“塞尚:完成还是未完成?”的画展为期3个月,共展出画家于1865年至1906年期间创作的油画85幅,水彩画40幅。这些作品从当时传统画法来看是没有完成的,许多作品的画布上还留有空白,故被人们视为“未完成作品”。
美术教育五人谈
作者: 罗猛省   万世勤   陈以禄   贡小秋   马一丹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工作   高师专科   教育人才   基本技能   培养目标   中学美术教师   二年制   师范性   高师美术教育   油画教学  
描述: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分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而专科总数大大超过本科,我认为高师美术教育专科层次的油画教学研究更为重要。 在高师专科层次中,据统计二年制又占大多数,而二年制“课时少,学科门类多”的特征尤为突出,由于认识和理解上的偏差,往往认为“师范性”就是什么画都学,据了解大多数二年制的油画课大致都是这种情况:几乎无一不开设油画课,并且课时数还尽可能多,可谓十分重视;油画课的内容安排大体相似,从静物写生开始到头像、半身像、人体……等,认认真真的在“糊弄”,而且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上油画课的结果也大体相似,学生抱怨啥也没学着,老师却抱怨有劲使不上,年复一年在抱怨声中过去了
唐炬:从“买家”到“藏家”
作者: 张盛秋   来源: 人物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点高中   草坪   里面   艺术家   表达   工作室   采访   思考   机会   颜料  
描述: 唐炬的尚艺术中心很酷,分为画廊、酒吧及办公区等多个区域,格调冷硬、简洁、柔和,穿插有致,据说设计者是艾未未。当然,再特别的设计也只是为了居住而已,尚艺术中心的入住者,是唐炬这几年请来的一幅幅油画——王沂东的《深山里的太阳》;冷军的《蒙娜丽莎——微笑的设计》《世纪风景》《发动机——文物新产品设计》;艾轩的《白光慢慢滑落》、郭润文的《落叶的春天》、闫平的《戏班子》……每一幅都美不胜收,每一幅都价值不菲。
泥土中的人文世界
作者: 和尘   童光   秋白   木林   卞志武   Eric   来源: 人与自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林   古格   人文脉络   泥土   安东尼   都城遗址   雕塑家   泥浆   火山泥   矿物质  
描述: 每一把泥土都是岁月的见证者,无论它见证的是高原王朝的兴衰,还是人文脉络的发展;每一把泥土都是一个旷世的传奇,无论是来自雕塑家的艺术创想,还是因其自身的魅力;看似平凡的泥土,在经历过千锤百炼、脱胎换骨之后,才形成了今天人们眼中泥土的样子——生机勃勃、生生不息……土上王朝——古格巍峨的古格都城曾雄踞于阿里扎达县托林镇西北象泉河南岸的札让卡,藏族文献所记载的滋养"十万之众"的辉煌,到如今只能从残存下的879孔洞窑、445间房屋、58座碉楼、暗道4条、11座粮仓和28座各类佛塔等遗存中一窥究竟。
画布上的“首义”:王征骅油画《武昌起义》创作研究
作者: 李文秋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题材   革命博物馆   中央美术学院   武昌起义   中国美术史   创作过程   革命历史   历史画   油画   辛亥革命  
描述: 引言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武昌起义无疑是一个具有深刻思想内涵与历史价值的国家重大美术创作题材。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国家的创作任务,抑或是画家自身的主动创作,武昌起义这个题材先后被美术家多次表现和描绘过一九五三年,董希文设计画稿,傅天仇主创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武昌起义》一九六一年
宋代四川古陶瓷上的沥彩装饰
作者: 伍秋鹏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元窑   中国陶瓷史   绿釉   釉上彩   装饰工艺   邛窑   红彩   沥粉   釉下彩   彩绘瓷  
描述: 四川邛窑在中国陶瓷史上以烧制彩绘瓷而著称。邛窑彩绘瓷既有釉下彩,也有釉上彩,主要色彩有黑、绿、褐、黄等色,还发现有少量铜红彩,既有为单色彩绘,也有双色或三色同时应用的彩绘。纹饰题材丰富,有图案、斑块、花卉纹、草叶纹、花鸟、人物、文字等,器物造型丰富,是唐代彩绘瓷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四川邛窑彩绘瓷出现于隋代,虽然它的装饰题材不及长沙窑丰富,绘画水平也比长沙窑略低,但它出现的年代却比在唐代中晚期才出现的长沙窑彩绘瓷早约二百年,因而很多学者都认为邛窑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
四川邛窑彩绘瓷与三彩小议
作者: 伍秋鹏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者   彩绘   民间收藏   湖南长沙   四川   北方   唐三彩   长沙窑   釉下彩   工艺  
描述: 邛窑是四川青瓷窑系的代表,在历史上以烧制高温彩绘瓷和邛窑三彩而著称。然而,目前多数研究者和民间收藏者常常将其彩绘瓷和三彩器混为一谈,有"邛三彩"、"绘三彩"等称谓。事实上,邛窑彩绘瓷和邛窑三彩是两类不同的产品。邛窑三彩,又称"邛三彩",有关这一名称的来源和命名,前后经历了半个多
< 1 2 3 ... 8 9 10 ... 65 66 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