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宋代四川广元窑绿釉和黄釉瓷器赏析
作者: 伍秋鹏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元窑   绿釉   黄釉   盏托   黑釉瓷   釉下彩   吉州窑   化妆土   窑口   耀州窑  
描述: 在四川成都和重庆的古玩市场,有时会见到一些壶、瓶、盏、炉等造型的绿釉和黄釉瓷器。因为绿釉的表面常泛出银白色,所以有的古陶瓷爱好者认为它们是汉代绿釉陶器,有的虽然能从造型上看出它们属于宋代器物,但是对于它们的窑口却一无所知。其实这类绿釉和黄釉瓷器是宋代四川广元窑产品。根据窑址发掘与调查材料,以及我个人所见的实物标本,本文拟对宋代四川广元窑的绿釉和黄釉瓷器进行简单介绍,以期有关古陶瓷研究者能予以关注。
明代民窑青花瓷断代的理论思考
作者: 伍秋鹏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纪年   款识   分期断代   断代标准   明代洪武   纹饰   类型学   明清时期   民窑  
描述: 一、明代民窑青花瓷断代的研究现状 关于明清时期青花瓷的断代,在许多陶瓷著作中都有相应的叙述,但大多侧重于各朝的具体特征,而对于断代的依据却很少涉及。这些从理论上总结的各朝民窑青花瓷的特征,大体都是正确的,但对于具体器物的断代则需要更明确、更细化的标准。 明清时期民窑青花瓷的断代,特别是对于明代民窑青花瓷的断代,目前处于混乱状态。相同或相似的器物,有时在不同的著作中所断年代早晚差异较大,甚至在同一著作中,有时断代结论也不一样。有些类型的器物,虽然在多数著作中的断代基本一致,但其结论却未必是可靠的。即使是在一些著名学者的著作中,对于书中附图器物的断代,也或多或少存在明显错断情况。至于目前书店流行的各类关于青花瓷断代的,诸如纹饰图典、款识大典、装饰大典、青花瓷画、瓷片鉴赏等图录式收藏类图书,其错谬情况则更为普遍。中国的文物鉴定类著作历来重视图谱,在民窑青花瓷器断代标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各著作间相互参照借鉴,以讹传讹自然难以避免。 目前民窑青花瓷的断代,尚未确立一套科学的标准体系,大多数学者对民窑青花瓷的断代依靠的是经验,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因而要对民窑青花瓷进行科学断代,重要的是要建立科学的断代标准,最基础的工作是通过系统的考古类型学研究。
四川地区出土元青花琐议
作者: 伍秋鹏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内蒙古   龙泉窑   窖藏   成都市   三台县   元代   四川地区   考古资料   出土  
描述: 元青花是近年来古陶瓷收藏和研究的热点。据已公布的有关考古资料统计,建国以来,出土元青花的地区主要有江苏、河北、北京、安徽、内蒙古、新疆、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广西、山东等地。从分布规律来看,元青花主要出土于东南沿海地区,元代的政治中心——北京、河北一带,蒙古族的兴起地——内蒙古地区,以及元青花的窑址所在地——江西地区,其中江苏、河北、北京、内蒙古和江西等地,无论是在发现元青花的次
明代青花瓷上的暗刻花和印花装饰
作者: 伍秋鹏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装饰效果   约定俗成   明代   印花   装饰手法   明清时期   花纹图案  
描述: 暗刻花,是明清时期瓷器上的一种常见装饰手法。一般是用较细的锥尖状工具,在器物的坯胎表面浅刻出花纹图案,施釉后入窑烧制,烧成后花纹位于釉下,呈现若隐若现的效果,因而习惯上被称为暗刻花。但从实物观察而言,这种装饰应称为暗划花才准确(因已约定俗
成都地区出土的明代刻款瓷器
作者: 伍秋鹏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底   款识   成都地区   明代瓷器   青花   明清时期   刻划   古代陶瓷   制作工艺   出土  
描述: 我国古代陶瓷款识的制作工艺,大体可以分为刻划、模印和书写三种基本形式。刻划款,一般是在制好的坯胎上刻字,然后入窑烧制,也有少数器物是在烧成后再刻款。元代以前的陶瓷款识,多数都采用刻划方法制作而成。
陶瓷行业节能途径初探
作者: 陶绪秋   陶林敬   来源: 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卫生陶瓷   技术改造   基本要求   隧道窑   陶瓷行业   提高产品质量   发展道路   快速烧成   陶瓷企业   节能降耗  
描述: 陶瓷行业节能途径初探
隐形青花瓷作品《金猴报喜鸿运来》问世
作者: 罗秋泉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猴   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隐形青花瓷作品《金猴报喜鸿运来》问世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纹饰刍议
作者: 童秋利   喻仲文   来源: 设计艺术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梅瓶   纹饰   元代   四爱  
描述: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元代青花瓷器中,少量以人物纹饰为主题纹饰的代表作品。对于该瓷器的人物纹饰所绘的具体人物所指,至今仍有一定争议,且在两件器型和纹饰都高度相似的“四爱图”梅瓶之间存在的细微差别,是探讨该纹饰意义不可回避的部分。结合元代文集《四爱题咏》,探寻“四爱”文化背景,尝试分析“四爱”文化的内容与接受人群,从而推测“四爱图”梅瓶的诞生契机,并对其纹饰意义进行讨论。同时,通过对元青花瓷器的纹饰绘制过程和技法的探索,分析两件梅瓶的纹饰差异,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画内的寓意与画外的哲思  鲁美油画系部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作品研讨会辑要
作者: 王秋凡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集   寓意   作品研讨会   油画  
描述: 2002年1月17日寒假第一天,鲁美油画系在小会议室将五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作品集中展示了一下,并小范围内邀请了本院教师和当地文学界内人士参加,原因有三:一,这几位教师和研究生最近都画了大量的作品
第十三届国际全景画学术会议综述
作者: 王秋凡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会议   鲁迅美术学院   管理专家   理事会成员   全景画   中国油画学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  
描述: 受世界全景画协会委托,由鲁迅美术学院筹备的第13届国际全景画学术会议于9月22日至28日在沈阳鲁迅美术学院举行。除世界全景画协会理事会成员出席会议外,还有来自英国,德国,荷兰、瑞士,比利时,俄罗斯,保加利亚,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及台湾地区的50余位全景画研究学者,全景画管理专家,全景画画家以及全景画修复专家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壁画学会,中国油画学会的领导成员及新闻媒体参加了此次会议。
< 1 2 3 ... 9 10 11 ... 65 66 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