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 红】搜索到相关结果 349 条
-
民初“二乔”“鸾凤”墨彩描金四方瓶
-
作者:
王永红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乔”
民初
收藏
“鸾凤”墨彩描金四方瓶
-
描述:
瓶高41厘米,口径13厘米,口、足均为正方形,左右两侧浮雕描金兽耳,俊俏端庄。内外壁与瓶底施釉,瓶口施酱釉,口沿四周有自然磨损痕迹,足底露胎,呈现红中偏黄的火石红色。
-
浮雕技法在艺术陶瓷创作中的运用
-
作者:
王彩红
来源: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陶瓷
传统技法
青釉
装饰美
剔花
历史遗存
器型
定窑
工艺技法
耀州窑
-
描述:
本文通过追溯浮雕技法在艺术陶瓷中运用的历史渊源,并以耀州窑历史遗存的文物作以印证。最后指出现代浮雕技法只有在继承中不断地创新,才能使这种传统技法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浮雕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常被应用在玉雕、木雕和石雕中,精美的玉件,多被制作成饰品及摆件,多数的摆件都刻制有精美的线条及浮雕图案,浮雕作为装饰能在体现玉的自然美的同时,增添了他的装饰美。浮雕技法在艺术陶瓷中的运用
-
微型车发展的有利不利因素及对策
-
作者:
王树红
来源:
微型轿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轿车
发展
-
描述:
微型车,由于它小巧玲珑、油耗省、经济实用,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自80年代从国外引进开发以来,它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引起人们的关注。微型车发展的有利因素尽管目前汽车市场依旧是举步维艰。微型车市场也总是年初年底产销形势较好,年中市场疲软,
-
桃小食心虫回升原因及防治对策
-
作者:
范吉兴
陈登明
张宇
于少英
秦庆红
王正芳
来源:
烟台果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桃小食心虫
蛀果害虫
对策
防治
虫害回升原因
-
描述:
桃小食心虫是果树主要的蛀果害虫和防治对象。近年来,部分果园出现桃小食心虫回升现象,虫口密度上升,为害程度加重。据调查,我镇45个村,有12个村果园桃小食心虫为害呈上升趋势,平均达3.6%以上,个别村队如孙家村南果园虫果率高达5.1%,金帅重发园
-
FLAC~(3D)在海底隧道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
作者:
张宪堂
王洪立
周红敏
卢立标
来源:
岩土力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底隧道
FLAC3D计算软件
数值模拟
涌水量
-
描述:
通过分析FLAC3D软件的基本特征、解析特点和本构模型,在分析研究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半无限空间的水文地质计算模型,确立了研究区的模拟方案。结合某海底隧道具体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情况,以其中的9个典型剖面模拟计算为例阐述了其在海底隧道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将计算结果与经验解析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FLAC3D数值模拟法的适用条件和工况。总结出了一些有益于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和排水设计的结论,对指导工程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谈音乐的"模糊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
作者:
王雪红
来源:
商情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模糊性
音乐
-
描述:
音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它看不到,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不同于绘画、造型、雕塑那样直观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四种要素作为基本的展现手段,通过声音刺激人们的听觉器官,从而使人们在头脑中产生联想和想象,现时获得听觉形象,因而它具有"模糊性"的特征.正是因为音乐有了这种"模糊性"才使它区别于其它的艺术形式,也给我们教师创造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利条件.
-
康柏:不懈的追求
-
作者:
加里·马克威廉斯
王京刚
王红梅
万昶
来源:
商业周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康柏电脑公司
业务水平
普菲夫
伊克哈特·
市场需求
-
描述:
在康柏电脑公司的总裁套间里,沿着墙壁拄着不少油画收藏品、每一幅油画都是由首席执行官伊克哈特·普菲夫亲自挑选的。他是一位艺术爱好者欣赏的作品既有摄影艺术的.也有先锋派艺术。普菲夫最喜敢的一幅画是纽约画家德珩斯拉努画的,挂在他办公室的外边。这幅画中黑白两色平分画面。在画的一边,昏暗的云层遮住了七彩的阳光,而在画的另边,则是明亮的阳光穿透了云层。画的标题是:命运与机遇。
-
战争遗址纪念碑的价值评价——以南京大屠杀遗址纪念碑为例
-
作者:
杜若菲
王红扬
史北祥
王有正
来源:
上海城市规划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遗址纪念碑
评价
景观价值
战争遗址纪念碑
历史价值
-
描述:
战争遗址纪念碑作为城市雕塑的一种,是创伤记忆的载体,聚焦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作为战争遗址纪念碑最基本的价值——历史价值和景观价值却未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诸多纪念碑沦为简单的“标志牌”。以南京大屠杀遗址纪念碑作为典例,对其从历史价值与景观价值结合的视角构建战争遗址纪念碑评价体系的雷达模型,基于雷达模型的评价结果,将其划分为3个类别,并针对各类别的不同特性及现状问题,从空间标志性的增强、空间参与度的提高、空间融合度的加深等方面提出保护彰显建议,通过不同价值结合的视角对战争遗址纪念碑的价值彰显进行探索,以期营造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
-
论油画的价值体系与中国美术教育
-
作者:
王永红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体系
国际性
艺术传统
东西方文化
油画
创新
-
描述:
油画在中国的命运是和中国的美术教育相联系的,朗世宁等西方传教士未能在中国普及油画,五四后的现代教育和民主与科学的思潮使油画在中国开始流行,一个世纪以来油画在中国姓东还是姓西是争论的焦点,本文指出油画现已具有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成份,油画的价值体系是东西方共同拥有的,是国际性的。
-
从油画在中国的历程看中西文化的异同
-
作者:
王永红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与肉
地域风格
油画风格
国际风格
三重关系
艺术史
中西文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
徐悲鸿
中国油画
-
描述:
有人认为,中国人最早使用油性颜料(油漆)作画,因而油画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是油画的老家。但油画作为一种能丰富地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绘画语言,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改进了油画的调色油,使得油画的发展得到突破,在欧洲普及开来,成为西方最主要的画种。晚明时期,西方人利玛窦将油画传入中国,但因为古典油画写实的外表不符合中国绘画的美学标准,因此未能被中国人接受,影响只限于宫廷。直至五四前后,中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基于学习西方文化,改造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目的和需要,大量留学生去东洋或西洋学习并带回油画技艺和资料,开办美术学校教授学生,才使得油画真正在中国落地生根。因此,中国人对于油画这一外来画种,从一开始就出现两种矛盾的心情:一
<
1
2
3
...
24
25
26
...
33
34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