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源】搜索到相关结果 664 条
-
短暂的瞬间 永恒的艺术
-
作者:
宁源声
来源:
中华诗词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家
王朝闻
瞬间
18世纪
《拉奥孔》
雕塑家
造型艺术
文艺批评家
-
描述:
著名雕塑家、美学家王朝闻说过:“造型艺术不宜记述事件的全过程,只能反映它的局部和片断,因此必须选择富于概括性的瞬间。”(《新艺术创作论》)这与德国18世纪文艺批评家莱辛主张的绘画必须“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拉奥孔》)
-
当前雕塑领域的几个突出问题
-
作者:
钱海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划者
艺术风格
艺术家
雕塑
-
描述:
近年来,我国雕塑界特别是城雕领域出现了种种怪现象。许多人对此忧心忡忡,在私下里议论不已,但他们或碍于情面,或慑于权势,都不愿公开发表意见。本文拟挑明问题,坦诚谈些看法。一、悲哀:城市雕塑成为人人都想争抢的一块唐僧肉在我国古代,处于社会底层的雕塑家没有地位,被人贬称为泥水匠或石匠。甚至在20世纪40年代,刘开渠
-
我的随想
-
作者:
钟志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发展
思维方式
艺术家
情感表现
黑格尔
否定之否定
表现形式
独尊儒术
艺术语言
多重意义
-
描述:
在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艺术语言不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式的单一状态。曾经尊奉黑格尔"否定之否定"的减法式美学概念的我们,开始慢慢意识到这是不对的思维方式。在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艺术语言不再是艺术家简单地停留在形式的表现和探索之上,而是艺术家面向生活时以一种个人经历进行艺术表达的必要手段。个人经验具有多重意义,它不仅包括社会与文化所规定的具体的生活经验,也包括艺术家的创作经验。每个艺术家都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生活,体会身边的人情冷暖,用自己的方式来物化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表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表现形式。以这种语言方式诞生的作品,我认为,不再只是简单的形式与风格问题,也包括了艺术家本人的生活体验、人生哲理和社会评论。
-
我人生与艺术的领路人:贺潘鹤老师九十大寿
-
作者:
钱海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魂归故里
杨贵妃
雕塑作品
广东美术馆
终身教授
协会名誉主席
雕塑公园
虎门销烟
架上雕塑
中国美术
-
描述:
潘鹤1925年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40年开始从事艺术活动至今现为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七十多年来,其创作的雕塑代表作有:20世纪50年代的《艰苦岁月》、《课余》,60年代的《洪秀全》、《省港大罢工》,70年代的《睬你都傻》、《广州解放像》、《珠海渔女》,80年代的《开荒牛》、《贸龙魂归故里》、《杨贵妃》、《上海龙华烈士》、《广州南越皇博物馆外墙》、《陈家庚像》、《和平少女》,90年代的《和亲》、《不作奴才才有明天》、《自我完善》、《重逢》、《虎门销烟》,以
-
城市雕塑发展中存在的七个问题
-
作者:
钱海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管理体制
雕塑家
职业道德
城市雕塑
-
描述:
城市雕塑发展到今天,我认为既有取得成就的一面,也产生了值得引起重视的一些问题,急需从城雕管理体制和制度,城雕发展中的理论问题,以及从事城雕创作者的思想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认真梳理和总结。 我认为当代中国城雕发展中存在以下值得引起重视的一些问题: 一、粗制滥造的、类似建筑行业中的“豆腐渣工程”的所谓“城雕”,在全国一些大中小城市甚至乡村随处可见。在某些城市,还出现了专门配套生产、即时组装
-
艺术是生命的一部分——黄铁山水彩画读后有感
-
作者:
钱海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彩画
绘画风格
绘画技法
艺术精神
黄铁
人品
艺术修养
-
描述:
黄铁山 1939年出生于湖南省洞口县,1959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湖南省文联副主席、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主要作品有《洞庭湖组画》、《摩洛哥小镇》、《列维坦故乡》、《金色伴晚秋》等,《非洲西海岸》获1990中国水彩画大赛二等奖,《屈子祠写意》、《潇湘月》入选《JCA世纪美术年鉴》。出版有《黄铁山水彩画集》、《当代水彩画精品集·黄铁山》、《黄铁山作品选》、《中国名家黄铁山水彩画临本》、《黄铁山水彩画精选》、《黄铁山水彩画》等,作品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水彩卷和速写卷、《中国美术五十年》、《中国水彩画史》等。曾参加"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非洲四国、法国、俄罗斯、以色列、匈牙利等国。
-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皮”新解
-
作者:
钱海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侵略
文化传统
审美需求
绘画艺术
中国
-
描述:
近些年来,我因白天忙于雕塑创作, 画水彩或写文章,晚上就想看看电视放松一下,但我对香港的搞笑片不感兴趣, 也不喜欢南韩的拖拉得很长的室内家庭剧,而偏爱看美国大片。美国大片把美国政府为本国的利益悍然侵略他国的行为, 说成是帮助别国“结束暴政”与“促进和平与民主”,把美国大兵描绘得像孙悟空
-
韩美林的巨型雕塑属哪个档次
-
作者:
钱海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
空间的雕塑
雕塑作品
巨型雕塑
艺术造型
美林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现当代
-
描述:
雕塑语言的内在结构性与重心、外在单纯性与量感、同环境的谐调性与体积,都是三维空间造型艺术不可忽视的方面。韩美林的巨型城雕是否成功?听听一位雕塑家的意见。 80年代中期,韩美林开始涉足中国雕塑界。 韩美林在1995年创刊号《雕塑》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对于他为什么由画小猫、小狗转到做“大型城市雕塑”的解释是因为不满中国现当代雕塑“旧模式的统治和旧观念的指导”,是因为被“苏法联军”的“造型干篇一律”的雕塑“压得透不过气来”,才迫使他要以“改造中国现当代雕塑”,“再造乾坤,担当宇宙的气概”,
-
人生苦短 艺术长存——怀念画家钟增亚
-
作者:
钱海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风格
钟增亚
画家
艺术成就
绘画艺术
绘画创作
-
描述:
就像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所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002年的中秋节,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撕心裂肺的令人悲哀的节日,在本应是花好月圆;亲人团聚的节日里,却不像往年中秋那样,能见到充满了活力的增亚兄的身影。一股悲凉伤感的气氛弥漫在省会长沙美术界、书法界乃至整个文化界。 英年早逝,年方62岁的钟增亚祖籍湖南省衡阳市,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迷
-
具有个性化色彩的艺术——卓国平和他的雕塑
-
作者:
钱海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创作规律
人体曲线
个性化
时代生活
艺术形式美
小型雕塑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人物形象
-
描述:
人们在评价艺术作品时,常常要说的一句话是,“艺术作品的风格,乃是艺术家人品与个性的写照”。这句话用在中年雕塑家,广东佛山雕塑院卓国平身上也是很合适的。他的散见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土地上的如佛山、珠海、中山、东莞和顺德等城市一些为同行所称赞,被社会各界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大中小型城市雕塑,他的一些参加国内外有影响的美术展览,并在报刊发表室内外雕塑作品所显示出来个人艺术风格,就是卓国平人品和个性的最形象和最生动的体现。
<
1
2
3
...
53
54
55
...
65
66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