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杨】搜索到相关结果 6697 条
-
汽车业为何不生产“平民轿车”
-
作者:
杨柳
来源:
中国汽车市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车价
平均收入
高科技产品
轿车
最高车速
汽车业
中国
工业化
耗油
整车
-
描述:
,发动机排量在0.5-1升,最高车速在120公里,4座位,其产品整体素质绝不比中型或豪华型车差,同样是大工业化下的高科技产品。
-
世界硬币上的高等学府——大学纪念币杂谈
-
作者:
杨剑英
来源:
中国钱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英布拉大学
基本组织结构
欧洲范围
哲学院
大学特色
university
博洛尼亚
格里夫纳
芬兰赫尔辛基
耶拿大学
-
描述:
2015年,偶尔购入的一枚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建校350周年100马克银币(彩页4图1),让我在欣赏币面粗犷质朴的猫头鹰和竖琴浮雕的同时,萌生出将大学纪念币作为集币主题的念头。大学及其纪念币的选择范围
-
拍卖观念 拍卖风格
-
作者:
杨小彦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拍卖风格
《亚威农少女》
艺术品拍卖
《泉》
油画
拍卖观念
-
描述: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说英国有一批研究艺术的专家,评选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品,结果第一名给了杜桑的小便池《泉》,第二名才是毕加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
-
不失典雅的俏皮历险
-
作者:
杨小彦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
国画
典雅
温哥华
朋友
哥伦比亚大学
-
描述:
认识李璋有点偶然,那阵子我已经移民到了温哥华,一天,我有个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中文的朋友问,是否想认识两上来自南京的夫妻画家朋友。那时正清闲,有新朋友交往,何尝不是乐事?所以答应了。见面是在朋友家里,开始彼此有点客气,但很快熟悉起来,男的叫徐唯德,女的便是李璋。
-
走近元青花绽放的背后
-
作者:
杨俊艳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融会贯通
元青花
游牧文明
记忆
伊斯兰文明
成吉思汗
东西方文化交流
蒙古汗国
-
描述:
803年前成吉思汗创立的蒙古汗国和738年前由其孙忽必烈建立的元朝,为亚洲通向欧洲开辟了畅通无阻的道路,使这一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蒙古游牧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传统汉文化在此时融会贯通。
-
纪年墓出土物并不证明该物就是该纪年的制品
-
作者:
杨希伟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收藏》杂志2010年第3期赖金明、万水标两位先生发表文章《江西纪年墓出土的龙泉青瓷》,对一件龙泉青釉烛台(图1)作了如下介绍: 此器出土于江西省永修县柘林水库明正统九年(1444年)魏源墓。魏源字
-
“微观观测学”
-
作者:
谢长久
杨希伟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编者按:传统“眼学”和现代“科学仪器检测”一直是流行藏界被广泛使用的鉴瓷(尤其是青花瓷器)方法,而在此二种方法之外,本文作者提出“微观观测学”,力倡三学并举,试图解码元、明青花瓷器釉下秘密,作为一种鉴瓷方法,刊发于此,以供探讨! 故宫博物院资深研究员李辉炳先生不久前问世的新著(《青花瓷鉴定》紫禁城出版社)一书,对陶瓷鉴定方法作了这样的论述:“陶瓷鉴定学的研究是一门艰辛的学问。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一些利欲熏心者,不惜引进现代科技,仿制或伪造陶瓷,混淆视线,牟取暴利,这给陶瓷鉴定带来了新的课题,这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除了对过去传统的鉴定方法进行科学总结外,还要引进新的科学检测手段,以解决当前出现的新问题。正如中医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手法、西医用CT和核磁共振的诊断方法一样。手段不同,目标一致。文物鉴定工作也一样,传统方法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鉴定,可以说已经成为文物鉴定的一个大趋势。”这既是对陶瓷鉴定只靠“眼学”一学独尊亘古不变方法的大胆挑战,同时又指明了未来陶瓷鉴定学的目标和方向。 难能可贵的是,李辉炳先生不仅注重陶瓷鉴定的理论研究,也特别重视陶瓷鉴定的实践与探索,与时俱进,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克服年纪大视力受限等困难,运用新的鉴瓷手段,对元代青花瓷器釉下铁锈斑微观痕迹状态进行细致观察,排比分析,在新著中提出了自己不同以往的独到见解。
-
中国画作品精选
-
作者:
陈军
杨明义
马海方
思语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读画
生活态度
精选
开山之作
工笔重彩画
花卉
中国画
中国美术
生活节奏
国画作品
-
描述:
我去年秋天才认识陈军先生,看过他一些作品,知道了他于花卉、翎毛和许多的小动物有种偏爱。因为画由心生,是画家心中感动的释放,所以别人读画时才会读懂,才也会被感动。我感动于他的生活态度,那种细腻和倾注,绝不敷衍、草率的一丝不苟。如今,工笔重彩依然是中国画的一大门类,只不过不似过去吃香了。有人说是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连整个社会都躁动起来了,因此,工笔重彩画似乎跟不上时代的节拍了。另外,也显得过于美,过于甜。其实不尽然的,您没见号称中国摇滚开山之作的《一无所
-
唐代彩瓷名窑— 长沙窑瓷器艺术
-
作者:
杨俊艳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京艺术博物馆
《全唐诗》
六家
底径
褐彩
石渚
窑具
唐代中期
釉下彩
人物纹
-
描述:
长沙窑,即《全唐诗》《石渚》诗中的"石渚窑"。长沙窑自1956年考古发现,至今已有60年,期间考古新发现不断,尤其是窑炉遗迹、生产作坊遗迹以及大量窑具、瓷器标本的出土,全面揭示了长沙窑唐代中期发展、晚唐鼎盛、五代衰落的过程。由北京市文物局、湖南省文物局主办,北京艺术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六家单位联合承办的《诗意
-
元青花瓷龙纹浅识
-
作者:
杨得鸿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博物馆岛
雍正朝
艺术博物馆
达勒姆
高足碗
康熙朝
博物馆藏
文化中心
皇家植物园
-
描述:
元青花瓷龙纹浅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