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过人像艺术看中外美学观念的差异
-
作者:
杨民
来源:
艺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埃及人
印度人
希腊
艺术
主题
造型
纪念性
人像
公元前
雕塑
-
描述:
在早期艺术中,人像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埃及在公元前两千年前后的艺术,无论雕塑或壁画。都是以人作为主题。壁画中描绘的常常是全体人的生活,如狩猎、农耕等等;雕塑的人像,则明显地表示他们的纪念性。埃及人的大量人像石雕,为"雕塑"与"纪念性"作
-
柬埔寨吴哥窟石雕壁画中的乐器图像研究
-
作者:
杨民康
来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柬埔寨
乐器
南传佛教
乐舞
吴哥窟
音乐文化史
音乐图像学
-
描述:
大约建造于公元9-12世纪的柬埔寨吴哥窟,历经战火之后,至今尚保留了大量精美的浮雕和塑像资料,其中包含许多吴哥王朝时期的宫廷文化、宗教仪式与民间乐舞文化生活与乐器、乐队图景。后世柬埔寨王室及民间舞蹈艺术家则根据这些珍贵的历史和艺术图像学资料,力图去重建高棉古典舞蹈艺术体系。通过对柬埔寨吴哥窟进行田野考察所获的乐器、乐队图像资料与历代汉文史料以及当代南传佛教舞蹈音乐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从音乐文化史及艺术图像学角度,对这一时期柬埔寨吴哥王朝的宗教祭祀与乐舞文化中乐器的使用状况进行复原性勾勒和描摹。
-
“宫廷与寺院为中心”:老挝琅勃拉邦音乐文化发微
-
作者:
杨民康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寺院鼓乐
旅游音乐
老挝琅勃拉邦
民间音乐
跨界族群音乐研究
吟唱艺术
南传上座部佛教
-
描述:
老挝琅勃拉邦的南传佛教寺院鼓乐和吟唱艺术含有如下几种社会文化与艺术功能:寺院法事及日常传讯器物;娱乐性鼓乐或鼓舞的伴奏乐器;寺产和重要保存文物;寺院的标志性、象征性文化器物;寺院壁画、雕塑的文化和艺术素材;旅游业的标志性文化景观及装饰物。在研究策略上,一方面,我们不能只满足于采用"本质主义"的思维和眼光,仅从"宗教艺术"、"民族艺术"等"表象性"(或本真性)层面角度出发,而是应该带上"隐喻性"的思维,用立体、多相和批评性的文化眼光去理解和看待它。另一方面,通过对南传佛教文化特质丛,尤其是以"宫廷与寺院为中心"这个最重要的深层文化特质进行阐释性的挖掘和解析,将有助于我们从"历时——共时"的整体层面,去有效地把握和解决于云南与周边南传佛教亚文化圈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