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张亚】搜索到相关结果 12 条
-
CIGE2008:亚洲艺术的灿烂千阳
-
作者:
张亚萌
来源:
大视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洲
多媒体
博览会
观众
韩国
艺术作品
艺术家
现当代艺术
艺术创作
印度
-
描述:
在四天之内逛遍全球的80家画廊,乍听上去有些痴人说梦,但在4月底到过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厅的人们,却实践了这种天方夜谭式的计划:如期举行的CIGE2008(第五届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汇集了来自中国
-
论宋代陶瓷熏香炉的造型特征
-
作者:
张亚林
朱希睿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焚香
使用方法
陶瓷
香炉
宋代
熏炉
演变时间
造型特征
博山
-
描述:
熏香炉为炉的一种。从古代文献资料中可知,依功能划分,炉上要可分为四类,即:用于取暖的燎炉,它包括地炉、手炉、脚炉、袖炉、卧褥炉等;用于焚香的熏香炉,根据演变时间、使用方法的不同,以及造型上的区别,又分为有盖的熏炉和无盖的香炉两类;用于烹饪的灶炉,以及用于冶炼的冶炼炉。木文论述的宋代陶瓷熏香炉,指的是在宋代、以陶瓷为材质、用以焚香的熏炉和香炉的总
-
谈17-18世纪荷兰代尔伏特陶的中国风设计
-
作者:
张亚林
陈静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7
荷兰代尔伏特陶
18世纪
中国风设计
-
描述:
17世纪50年代,在荷兰的代尔伏特,首先出现了模仿中国明代青花瓷的釉陶产品,并大获成功。又经过了一段时间,代尔伏特陶从纯粹模仿中国的外销瓷,逐渐转变为自己创作中国风格的作品。与此同时,在代尔伏特陶的影响下,欧洲各地的窑场纷纷开始生产蓝白两色的中国风格釉陶,中国风设计从此真正开始。通过对代尔伏特陶典型作品的分析,以明确中国风设计在陶瓷领域中的表现特征。并可以从整体上把握17-18世纪整个欧洲中国风设计的脉络。
-
谈绘画中的情感因素
-
作者:
张亚林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表达方式
精神内涵
自我审视
艺术家
现实生活
内心世界
情感因素
心灵
精神体验
-
描述:
随着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现代文化的大量产生以及传媒能力的迅速膨胀,人们越来越难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一种精神体验的方式,属于心灵的国度,通过自身的真实感受来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艺术家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理解和认识以及表达方式多样,不仅仅有架上绘画和雕塑,还有摄影、装置、行为等,不管怎样,一件真正能打动人心和再现真实情感的作品才是最为珍贵的.
-
浅谈机制日用陶瓷设计的手工意味
-
作者:
张亚林
陈晶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工意味
造型
装饰
机制日用陶瓷
-
描述:
伴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的提升和人们审美需求的转变,消费者对机制日用陶瓷的形式要求显得突出了。在造型、装饰上模仿手工艺效果和留有手工制作痕迹的具有手工意味的机制日用陶瓷,作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精神追求的一种表现形式得以再次受到推崇,并且表现得十分丰富。机制日用陶瓷不仅表现出它特有的技术美,而且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手工意味的自然美。
-
从军持造型的演变看设计的形式与功能
-
作者:
张亚林
徐艳丽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用功能
造型演变
军持
-
描述:
每个特定品种的陶瓷造型在陶瓷史上都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本文尝试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为背景,立足于军持造型的演变过程,对比军持每一时期主体造型及各构件的细微变化,结合具体使用方式分析其变化产生的原因,进而理解造型变化的规律,印证陶瓷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即形式与功能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出启示,希望能对现代陶瓷造型设计有所裨益。
-
从社会性看装置艺术对现代陶艺的影响
-
作者:
张亚军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置艺术
现代陶艺
后现代主义
-
描述:
本文从社会属性的角度分析了装置艺术对现代陶艺的影响,指出在后现代社会语境下现代陶艺在创作意图、在场性的强调和关注当下生活感受方面的变化。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Gerbode缺损1例
-
作者:
孙建新
张亚雄
党笑坤
来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缩期杂音
探头频率
心脏杂音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生长发育
缺损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超声检查
-
描述:
过隔血流,直接射入右心房(图1),脉冲多普勒(PWD)示血流速度约180cm/s;同时可见三尖瓣口少量反流信号。超声诊断:先天性左心室右心房通道(Gerbode缺损);右心扩大;三尖瓣少量反流。讨论
-
放歌平凡:再读“从业抒怀”栏目
-
作者:
张亚军
来源:
图书馆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欲横流
一朵朵
人类命运
蓦然回首
仰望星空
对我说
精神洗礼
中国图书馆事业
心灵深处
告诉我
-
描述:
人的一生总有许多美好的往事,它伴随着我们的记忆,沉淀着一些难以言表的情怀。它如同一个个五彩的音符,跳动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交织成漫长岁月中永远也抹不去的旋律;又如同一朵朵晶莹的浪花,飞旋在我们的生命之河,幻化成蓦然回首时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读完每期《图书馆论坛》杂志的“从业抒怀”栏目,总觉得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总想告诉我身边的朋友: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回忆从1995年开始阅读“从业抒怀”栏目,那些日子中的点点滴滴、场景依然那么生动,即便已经过去很久,但却留在我心里某个角落,久久不会忘记。有人说,这是一个价值多元、精神疲软的年代。物欲的泛滥与享乐喧嚣使一些人的神经渐趋麻痹,心里积淀了越来越厚的锈迹。只是,读着“从业抒怀”栏目,我还是被里面的人和事打动了、震撼了,以致好几次热泪涌流,情不能已。是什么原因让时间经历了10余年光阴的冲洗,许多人和事依然顽固地活在记忆里,不能释怀。是因为这些人不畏困苦,不计名利得失,以事业为生命,以奉献为天职;是因为这些人不好高鹜远,不朝三暮四,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别人未能做出的突出贡献。放歌平凡,我会把这些美好的记忆珍藏...
-
美的历程——浅谈油画民族化之路
-
作者:
张亚林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熟
自信
民族化
融合
发展
借鉴
-
描述:
本文通过对中国油画的由来及衍变,通过对几代中国艺术家在油画民族化道路上的探索,指出要让中国油画这一艺术形式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与时俱进,由此来推动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