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陶瓷壁画构图与建筑属性的关系
-
作者:
余勇
张亚林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延伸
建筑属性
结构逻辑
陶瓷壁画
-
描述:
本文着重论述在陶瓷壁画创作设计中 ,构图与建筑属性的关系 ,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 ,更好地使陶瓷壁画与建筑交相辉映 ,有机统一
-
我爱书
-
作者:
张亚峰
来源:
希望月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讲故事
玩具
物件
冲淡
五彩缤纷
地位
神圣
读书
东西
零食
-
描述: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上,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些由衷喜爱的东西。幼时的我,爱玩具、爱零食、爱过生日;稍大时,我又爱上了电脑这种新物件。但是无论这些东西有多好,却怎么也冲淡不了书籍在我心中的神圣地位。书是我的至爱,书是我的一切!
-
论日用陶瓷材料质地美的体现及应用
-
作者:
余勇
张亚林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材质美
日用陶瓷
-
描述:
从日用陶瓷设计的角度分别论述了材质与审美、材质与使用功能、材质与造型装饰三个方面的关系,认为材质的应用必须符合使用者的审美要求,而实用器皿的造型与装饰设计和材料质地的和谐统一,才能使材质美真正得以体现.
-
艾旺寺雕塑研究及其艺术风格分析
-
作者:
张亚莎
来源:
中国藏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萨玛达类型
江布寺
艾旺寺
后藏二师
下路弘法
"波罗/中亚"艺术风格
-
描述:
坐落于西藏自治区后藏康马县境内的艾旺寺是目前极少能够保存下来的11世纪卫藏佛教艺术遗存,寺内残存的雕塑呈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风格--为20世纪30年代最早考察该寺的意大利藏学家G·杜齐命名为"波罗/中亚"艺术风格,由于艾旺寺所在地是萨玛达地区,"波罗/中亚"艺术风格又最早出现于这一地区,西方学者亦称这种风格为"萨玛达类型".这一综合性的艺术风格,顾名思义,主要由东印度波罗王朝艺术样式与"中亚"艺术共同构成,西方藏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中亚"这一部分,杜齐提出"于阗说";维塔利主张"西夏说".杜齐之后,罗伯托·维塔利在这一研究领域中脱颖而出,对早期卫藏艺术的研究不断深化.与此同时,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西藏文物普查队在对艾旺寺的调查基础上,提出艾旺寺雕塑显示出印度、汉地、于阗等多种风格的融合,说明这一风格不仅样式特殊,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笔者希望在中西双方的考察研究的基础上,能够对艾旺寺的雕塑遗存,对"波罗/中亚"艺术风格的源流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对艾旺寺雕塑中的汉地艺术影响作了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