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为自己说话”的方式来颠覆经典
-
作者:
张丽群
熊益华
巫澜
孙哲民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毕业生
雕塑作品
模具
-
描述:
熊益华是2013届雕塑系的硕士毕业生,《门》、《空象》与《经典,经典》是他在今年的毕业展中展出的几组雕塑作品,这几组同一材质不同风格的作品系列,概念的起源都来自模具复制。其中《门》、《空象》系列是熊益华以前的作品,按他的话说,也是他最初模具概念的形成和雕塑语言积累的过程。
-
蜜蜂授粉 本领惊人
-
作者:
孙哲贤
来源:
新农业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瓜类作物
蜂群
农作物
蜜蜂资源
蜜蜂授粉
工蜂
蜂产品
向日葵
作物增产
出飞
-
描述:
蜜蜂的体态小巧玲珑,工蜂体重只有0.1克,体表布满绒毛,能粘住花粉.一只蜜蜂外出飞行一次能采350朵向日葵或500朵荞麦花,能携带瓜类作物花粉粒48000粒.就在它采花酿蜜的过程中,完成了为农作物授粉的任务.
-
西方传统油画技法艺术性表现形式研究
-
作者:
孙哲
来源: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油画
艺术性
表现形式
西方
-
描述:
西方传统油画的发展已经历经了几百年,这种视觉冲突强烈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文化意识、政治形态的变革迸发出了强大活力。在当前,油画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认可,其表现形式极具艺术特性,饱含文化本质,能够在作者的强烈个人情感中体现出世界某一社会现象下的整体精神面貌。在绘画过程中,画家需要采用一些独特技法呈现出具有文化内容和精神内涵的画面,由技法到表现形式的变化体现就是各类画作的主要区分属性。本文首先从构图突兀、肌理重叠;色彩质朴、造型硬挺;精神封闭、意境神秘三个方面研究了具象油画的表现形式;接着分析了抽象形式油画的表现技法,首先总结了抽象画发展历程,接着从点、线条、颜色等方面分析了油画的表现形式;最后简单探析了油画研究的现实意义,旨在促进我国油画绘画技法的发展。
-
流动的韵律——浅析吴冠中风景油画艺术的内在气质与情感
-
作者:
孙哲
郈广金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冠中
中西结合
流动韵律
艺术情怀
-
描述:
近年来,在新时代的绘画发展历程中,中西结合式的绘画表现手法越来越受到艺术家的关注,并在美术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吴冠中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鉴于他早年留法的艺术经历与独特眼界,加上他心中根深蒂固的中国画艺术情怀,造就了他在绘画领域独树一帜的创作思路与文化内涵。他的画面从清新小意到磅礴大势,技法纯熟,表现自如。文章主要探讨吴冠中风景油画艺术中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所产生的艺术价值,并关注画家风景油画作品中流露的艺术情怀与思想。
-
陕北秧歌油画创作中“诙谐夸张”的表现意义
-
作者:
孙哲
来源: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意义
诙谐夸张
陕北秧歌
油画创作
-
描述:
陕北秧歌是在陕北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它至今还保留着风趣幽默、夸张的表演风格和特点,因此深受群众的喜爱。黄土画派画家张立宪以它为题材,运用美术语言,融入“诙谐夸张”的表现手法,将陕北秧歌的表演进行二度创作,瞬间定格在《沸腾的黄土地》油画作品画面中,令观者深受触动。笔者以该幅油画为范画,通过对“诙谐夸张”含义的理解,及其他在该幅画中所显示的艺术表现力的分析,从而得出这一表现手法,在油画创作中对于表现物象内在精神的重要意义。
-
试析中国油画的审美特性与民族化发展趋势
-
作者:
孙哲
来源: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化趋势
中国油画
审美特性
-
描述:
油画艺术是西方美学的代表,自油画传入中国以来,渐渐的,油画审美特性和风格发生了巨大转变。慢慢形成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油画风格。通过深入分析分析在本国的审美特性和民族化发展趋势,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油画民族化进程的发展,弘扬中国特色的文化思想。
-
中国民间美术图形在油画创作中运用浅论
-
作者:
孙哲
来源:
黑河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图形
民间
油画
-
描述:
中国传统艺术是汇集了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民族财富,特别是民间美术,其不仅起源于民间,而且结合了民间风俗文化,图形丰富,可直观地展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和信仰。民间的社会生活、乡土人情,使得其成为中国油画作家寻找油画素材的宝地。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油画的创作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从原来单一、死板、生硬逐渐转变为丰富、生动、灵活的语言模式,并且更加突出精神需求、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