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清末民初嫁妆瓷
作者: 姚芳   来源: 当代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学会   研究室   常务理事   景德镇市   政协委员   工艺美术  
描述: 清代中晚期至民国年间,结婚时把瓷器作为嫁妆陪嫁非常流行,通常包括成双成对的瓷瓶、瓷罐、瓷盖碗等,器物上所绘纹饰题材大多具有美好吉祥的寓意,俗称"嫁妆瓷".此类瓷器在清乾隆时期是达官贵人家里女儿出嫁时的陪嫁礼品瓷和家庭陈设器.乾隆以后各代都在烧造,民国时期发展到最高峰,成为普通人家女儿出嫁的重要陪嫁礼品.嫁妆瓷作为一种文化,代表了当时的一种风尚,也表达着人们对于新人的祝福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嫁妆瓷在民国时需求量很大,当时享有"北方景德镇"美誉的唐山的一些瓷厂也生产了大量的相关产品,但经过"文革"尤其是唐山大地震后,能完好保存下来的已属寥寥.近日,唐山博物馆从一位藏友手中征集到一批民国时期唐山生产的嫁妆瓷,共46件,大多保存完好,纹饰清晰可见.这批嫁妆瓷可分为两种器型:掸瓶和冬瓜罐,其形制、尺寸基本一致.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