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刘芝凤著】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
此景只应天上有 原味侗乡
-
作者:
刘芝凤著
来源:
龙图腾文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民间说唱
作品集
-
描述:
那山那水那林 宋代黄庭坚曾有一名句:「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湖南美,美在湘西,美在侗乡的山,秀在侗乡的水。 侗乡的山水为什么这么美丽从《怀化地方志》、《黔东南州志》、《桂林市志》中都能找到答案。侗族地区早在10亿年前就经历了地壳运动与构造层的重组,学术上称武陵运动。之后又受雪峰、加里东、印支、燕山、喜山等六次大的地壳运动影响,形成今天这种喀斯特地貌。如通道独岩、万佛山等,在地质学上称「中山齿脊峡谷」。 秀奇幽险的通道独岩和万佛山 侗乡的山最著名的非通道独岩和万佛山莫属了。没进通道县城就能看到那高高的独耸在城郊的石柱,现为独岩公园。站在独岩之巅,有一股豪气从心底升起。望著脚下的一片森林,好似在碧波万顷中矗立著一座孤峰,宛如一片水面上的「上天竺」,金鳌峰的鳌头在水中满满地咽下三杯,把江山的绿色都吸尽了。此时此刻,我想起元代王恽的一首气吞山河的曲:「苍波万顷孤岑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如果有谁想体验大将之气度,不妨登上独岩巅峰,亲自体验体验。 红石群峰,丹霞万佛则是万佛山的特征。万佛山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城以北20公里的临口镇太平岩村,由万佛山、万佛寺遗址等大小40余处景点和36弯森林迷宫组成为一个原始生态区。特点是集秀、奇、幽、险为一体,是大自然留给通道人民的一笔丰富的自然资源。1997年我和央视《中国侗族》摄制组的朋友们站在万佛山巅,俯视峰林,一座座红石山峦果真如同一座座胖佛的头,排列在脚下的云层中间,气势磅礡。用一句古诗来形容,便是「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虽然没有酒助兴,但我们仍旧醉意朦胧,摇头晃脑起来。 孕育万物的五溪之水 侗乡山美水更美。因为这里是远古时期的五溪之地,五溪之水孕育了万物生命,使得这片土地成为5万至10万年以前古人类群居的理想家园。「五溪」,来源于古武陵郡中的五条汇入沅水的大溪。关于「五溪」的解释,历史上的说法不一。最早的「五溪」解释见于《水经注沅水》:「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溪、无溪、酉溪、辰溪。」在以后的史书中,有把「无溪」写为「武溪」,认为字异意同,即为现今北侗地区的母亲河。也有认为五溪为「酉、辰、巫、武、沅等五溪」之说。许多注释中把雄溪当作辰溪(今怀化市辰溪县境内),但历史上的洪江古地名就称「雄溪」,洪江河水就是沅河水。但不论溪名同与否,都在武陵境内。大体而言,这五溪有两溪溪头在贵州黔东南,如同血脉遍及湘鄂渝黔桂交界之地,与其他三条溪一道,在湖南沅陵县汇入沅江进洞庭湖, 入长江汇入大海。古时被称之为「五溪蛮」的五省交界之地的人口,以苗族、侗族、土家族和瑶族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