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冯幼衡】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
丹青千秋意,江山有无中:薄心畲(1896:1963)在台湾
-
作者:
冯幼衡
来源:
造形艺术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改革派
传统派
南宗
北宗
文人画
-
描述:
搏心会在近代画家中,身世颇为特殊,他是清代皇室之後,他的祖父为成丰皇帝之弟,本人在年幼时也曾成为未来皇帝的候选人之一O清代皇室包括康熙与乾隆皇帝都雅好艺术,但是搏氏却是所有皇室成员中才情与成就最高者O一般人认为搏氏的绘画艺术代表二十世纪文人画的最後一笔;另外一种通行的看法是认为清氏的作品传统而保守,因袭古代远比创新为多。
本文的核心便是以搏心会在台湾时期的作品为例,探讨搏氏文人画在二十世纪究竟代表什麽意义?还有搏氏的作品果真是食古不化,不受任何西潮的影响?文中首先简短的综述了文人画的历史,并指出搏氏虽是二十世纪文人画的典型,但他的山水画、花鸟画、甚至马辈都并非使用传统中文人所惯於使用的风格,如他的山水画承袭的是职业画家北宗的画风,花鸟画学习的是北宋的院体,而画马贝司连义大利教士郎世宁的影响都显而易见O
文中分析了痔氏在台时期的摹古山水和写生山水,发现滞氏无论摹古或写生,都治用古人的构圈,很少自出新意,但用笔则极其个人特色尤见其书法功力O搏氏的花鸟画则於宋代的工笔技巧之外,另有一种非传统的写生风格,尤其乍来海岛台湾发现了以往在大陆时期所不曾看过的花卉品种,他更是送有新遍,使其画题与画技都超出了传统花鸟画的范畴。前有学者指出可能受到当时风行的胶彩画之影响,但本文经详细比对举证後,认为不似胶彩画,而可能是西洋画的影响。至於搏氏的马画风格多样,在所有画种中来源最丰富,从唐马、宋马、元马、清马无所不习而且其马尽最富象徵性,他充分利用了此类画白伤身世,寄托深意O
此外,一般咸认痔氏画风传统守旧,鲜受时代潮流影响,本文则回溯了二卡世纪、金城、以及齐白石等人的影响O由於~衡佫对文人画提出了新的见昌以降南宗和北宗的二分法,也方写实主义,这样的时空背景下,使得博氏虽被人目为文人画家,却选择画院体之画风获得了合理的解释O因为不仅是搏氏,陈衡佫、金城、以及齐白石等北方画家都采取了对职业与文人画家传统兼容并采的态度O
本文也针对滞氏在台时期作品的品质,与大陆时期做了对照,发现搏氏来台以後的笔法与画面的变化远较大陆时期来得灵活生动,不仅因为他的书法功力日深,入画以後自然韵味无穷,也因他发展出有异於传统文人擅用的长披麻皱或职业画家优为之的斧劈皱,而是非常有个人风格的短线、小皱、与点的堆积互动,这亦是搏氏晚期笔墨的突破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