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熏陶:詹建俊谈俄罗斯绘画对中国的影响
作者: 俞因   来源: 焦点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谱研究   料堆   考源   烟海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   古乐器   音乐文物   文字史   横吹曲   可数  
描述: 俄罗斯绘画对于中国的影响深远,近观最近中国美术馆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美术作品大展》几乎满眼皆是大幅的群体作品,这和苏联时期俄罗斯绘画的创作风格不谋而合,当时对苏联的学习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到艺术,甚至是艺术创作的主题和构图上都透露着苏联的味道。我们与詹建俊以访谈的形式了解俄罗斯绘画对中国的影响,引发今日的思考。 《焦点》:中国油画为什么会受苏联影响这么深? 詹建俊:中国油画发展史上有过两次“拿来主义”的高潮,第一次是在上世纪的20~30年代,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十来年。前一次是学习西欧国家,后一次几乎完全是学苏联。油画对于那时的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件新鲜事物,人们常叫它“西画”,二三十年代“拿来”的东西没有得到发展,就被战争打断,所以,中国油画逐渐的成熟应该从建国以后大规模学习苏联开始算起。经过这后一次的“拿来”,油画的基本技巧和观念问题得到解决,中国油画的发展进入了一种“正规、严格、系统的专业学术状态”。 《焦点》:俄罗斯油画传统对我国影响如此巨大,您能否举几个具体的个案,比如,对您个人影响最大的俄罗斯画家是哪位? 詹建俊:个案太多了,比如奇斯恰克夫教学法,他提倡就是一个纸团掉在地上也要把它如实地画下来,这种教学体系在中国油画界的影响就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体系一样,影响极大。
情结:俄罗斯油画家尤里·卡柳塔的中国情结
作者: 俞因   来源: 焦点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谱研究   料堆   考源   烟海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   古乐器   音乐文物   文字史   横吹曲   可数  
描述: 说起中国美术院校的教育,俄罗斯这个名字决不能忽略。 记得我就读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的时候,老师经常给我们拿来列宾美术学院的作品让我们学习、临摹,这样的传统不仅仅是学习苏联老大哥时期留下的体系,更是因为俄罗斯绘画艺术确实是具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和复杂的写实技巧值得借鉴,就拿素描来说,俄罗斯独有的用墨水和小刀再加上白颜色的笔在灰卡上绘制的方法,确实是具有快捷、写实性强等特点。比起俄罗斯扎实的素描,俄罗斯的油画更是具有浓浓的气氛,潇洒的笔触,厚重的颜色,能让人从这些作品中嗅出俄罗斯大地辽阔苍茫的气息。 如今俄罗斯的美术教育体系在中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院派的艺术家,中俄关于艺术的交流也十分频繁,有一位俄罗斯的著名艺术家就是其中之一,他就是俄罗斯功勋艺术家——尤里·卡柳塔。 尤里·卡柳塔1957年出生于俄罗斯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科地区的克里沃罗格,是当代俄罗斯著名画家。他1977年毕业于敖德萨科列科夫艺术学校,1977年至1979年曾服役于苏联军队,1983年就读于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师从艺术大师梅里尼科夫教授。1989年毕业作品镶嵌玻璃画《彼得城》参加全苏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获苏联美术学院奖章。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