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京生】搜索到相关结果 37 条
-
张京生油画新作
-
作者:
张京生绘
来源: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油画(地点:
年代:
中国
现代)
油画
-
描述:
张京生油画新作
-
范京生油画艺术
-
作者:
范京生绘
来源: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油画(学科:
作品集
中国
学科:
现代)
-
描述:
本书作者自学成才,至今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20多年的钻研苦心修炼,现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追求自由、古朴、想象。由于他多年的自学研究创作,在科学艺术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96年欧共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他45年来第一位美术家“骑士”勋章奖。
-
张京生油画作品
-
作者:
张京生绘
来源: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油画(地点:
年代:
中国
现代)
油画
-
描述:
本书收入张京生的白椅子初稿,花园秋日,雨云飘过花园,餐厅里的玫瑰等多幅油画作品。
-
范京生油画艺术
-
作者:
范京生绘
来源: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油画(地点:
年代:
中国
现代)
油画
-
描述:
范京生油画艺术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油画) 天津
-
作者:
张京生
王元珍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油画) 天津
-
家乡喜讯 油画
-
作者:
张京生
王元珍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工作
名单
版画艺术
作用
刘开渠
中国
书记处
委员会
美协
美术家
-
描述:
家乡喜讯 油画
-
观念、心灵、精神、美感合一的迹化:梁占岩绘画艺术分析与研究
-
作者:
傅京生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女性特质
女性关注
时尚
绘画艺术
绘画主题
女性形象
卡茨
男性视角
女性肖像
-
描述:
一看梁占岩2003年画的《失落的风景》,像看罗丹的《地狱之门》。其视觉语言,不仅有雕塑感,而且,内蕴了社会变迁对人们精神心理之影响予以了特殊的人文关怀这一特指——这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当下处境中,画家身为社会一员,对人的生命存在的追问使然。此外,看占岩的《失落的风景》,也像看夏凡纳的《贫苦的渔夫》与米勒的《晚钟》,有宗教意味,能使我们久藏在心中热切期望倾诉出来的话语,与画面形象内蕴的精神气息,在两相碰撞中,进入和声。不过,占岩的画面的形式语言,却不是罗丹式的,也不是夏凡纳式的——占岩画面的视觉语言,可以溯源于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笔墨形式之中,那种重视笔墨线条的语言形态,那种与中国传统人文语境通约的气象,那种笔笔生发的
-
杜平让的绘画境界及美学思想
-
作者:
傅京生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创作实践
形式语言
图式语言
绘画技法
工笔重彩
时代气息
杜平
中国画
人文文化
-
描述:
杜平让作为当代花鸟画创作领域的中坚人物,不仅注重画面形式语言的探索,更注重材料语言的研究。无论白描写生还是工笔重彩,皆能择唐宋传统精华,善取天地英气,故其作品传达出生命酣畅之美。他以坚实的学院功底、慎密的图式语言、精深高妙形式技法,立足中国文化精神本位,创造出既具时代气息又有鲜明个性面貌的作品风格。近十年来,其艺术语言愈加成熟,作品蕴涵的技术意识与中国当代的人文文化心理需求紧密结合。他的创作实践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画的艺术功能和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成为分析、研究当代中国画发展的最佳参照范本。
-
说薛福顺的油画
-
作者:
张京生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系
薛融
萨克
思想观念
人类精神生活
女诗人
图书管理工作
有对
文学奖获得者
艺术经历
-
描述:
我想说,就艺术本身,自古至今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到处都有它的存在,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本质部分。艺术家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重,在于他们不同寻常的对人类生存常态的问询、探索及改变。我与薛福顺先生的交往已有多年,他的好学、勤奋、不断探索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出生在白洋淀,1976年到天津从事图书管理工作,从湖泊到海边,从学生到参加工作,如今又在天津大学任艺术系教师,不仅是一种地域转换,而且是思想观念、境界的转换与升华。但从艺术隐喻上看,它又有从情感到精神理性转变的
-
心智的景观:不是风景画的“风景”
-
作者:
张京生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画家
油画作品
制作材料
心智
表现力
景观
-
描述:
“静静的港湾蜕变之一1”是一件我很喜欢但又很平常的风景油画作品,喜欢的原因是我投入了兴趣和心血。这幅油画显得平静、唯美又不失油画应有的厚重,具有静物本身及制作材料本身的表现力,在过去和现在的画作和画家中肯定不失稀有和罕见的,众多画家都可能具有这样的水准,甚至有“更会画的”画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