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笔珍禽画法
-
作者:
田云鹏绘
来源:
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工笔画
花鸟画
工笔画(学科:
学科:
技法(美术))
技法(美术)
-
描述:
美术教学示范作品:本书介绍了工笔珍禽画法的美术技法,并收选作者的《瑞雪》、《秋风》、《秋韵》、《丽日和风》等11幅作品。
-
工笔重彩技法丛书 鸽子、鹌鹑
-
作者:
田云鹏绘
来源: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年代:
画册)
中国
学科:
工笔画:人物画(地点:
现代
人物画:工笔画(地点:
-
描述:
工笔重彩技法丛书 鸽子、鹌鹑
-
楚雄民族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问题刍议
-
作者:
白云鹏
王国付
来源:
创造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献古籍
民族历史
保护问题
民族文化资源
少数民族文物
楚雄州
民族特色
民族文化大州
民族古籍
民族语言文字
-
描述:
一为了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楚雄州委根据中央、省委的决定,结合楚雄州实际,确定了发展民族文化、建立民族文化大州的跨世纪战略目标。此战略目标的确定和实施,是楚雄州参与西部大开发、实现跨世纪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云南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有着广阔的外延和深刻的内涵,专家、学者们对其定义争议颇多,莫衷一是。目前比较认同的提法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民族文化资源由民族物质文化资源和民族精神文化资源两大板块所构成,涵盖民族建筑、民族纺织、服饰、民族节庆、名胜古迹、宗教艺术、歌舞戏剧、文字古籍、天文历法、民族医药、饮食习俗、文学艺术、民风民俗以及其他各种在各民族历史中存在和具有影响的实物或习俗。楚雄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既有古生物化石、古人类化石与文物、铜鼓、编钟、青花瓷器等民族历史文物资源,更有以彝族文化为主体的绚烂多彩的各民族民居、服饰、节庆、宗教、文学、语言文字、天文历法、医药医术、饮食习俗以及其他民俗文化资源。民族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潜力巨大,价值很高。但民族文化资源同样需要...
-
复古思潮的历史新变——试论初、盛唐之际美学思想的转型
-
作者:
张云鹏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风骨
复古思潮
兴寄
历史转型
-
描述:
从审美活动的整体构成上看 ,因受时代现实、思想文化、士人心态及艺术趣味等因素的影响 ,隋唐前期的美学思想在其逻辑展开中呈现出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阶段 :隋及初唐阶段 ,带着新旧转换和时代过渡的鲜明特色 ,一方面在浓重的复古主义思潮的掩映下重弹儒学政教—伦理的诗学老调 ,另一方面又在多元融合的时代潮流的影响下确立着新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理想 ;而到盛唐时期 ,则在此基础上逐渐走向偏于风神气骨、又不失蕴籍秀丽的审美理想和追求气韵雄浑、兴象玲珑的艺术趣味 ,从而把隋唐前期美学思想推向了高潮。可以说 ,盛唐时期的美学思想及理论 ,标志着整个隋唐美学思想的初步兴盛和繁荣。然而 ,从审美现象和美学思想的内在递嬗进程中考察 ,揭开盛唐审美理想帷幕、奠定盛唐美学思想基础的 ,则是对于复变浑融、新旧交织 ,以及多元并济的“风骨”、“兴寄”与“气韵”等美学思想和观念的倡导、强调与高扬。在此意义上说 ,它们内在地构成了走向盛唐的前奏曲 ,成为初、盛唐之际美学思想转型的重要枢纽及关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