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云鹏】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浅析粉彩人物国的审美价值
-
作者:
关云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粉彩瓷
装饰技艺
审美价值
-
描述:
中国粉彩瓷艺术自清代创立以来已经走过了300年的岁月,至今仍受到大众的喜爱。依据这一现实状况,笔者试以粉彩人物图的审美价值为切入点,带领读者一起探究粉彩装饰技艺经久不衰的奥秘。
-
浅析粉彩人物图的审美价值
-
作者:
关云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瓷
-
描述:
浅析粉彩人物图的审美价值
-
景德镇唐瓷浅析
-
作者:
罗学正
黄云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景德镇
唐代
-
描述:
唐代(公元618~907年),中国陶瓷业发展突飞猛进,作为日后蜚声中外的瓷都景德镇,是否也有陶瓷生产,这是国内外陶瓷史学家所关注的。从文献来看,唐代陶瓷业似乎在前代的基础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早在康熙版《饶州府志》与《浮梁县志》的“陶政”篇中,就有“陶厂自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陶人献假玉器,由是置务”
-
古彩简介
-
作者:
黄云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7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于锦
人物装饰
景瓷
磁州窑
釉上彩
三彩
艺术语言
红花绿叶
古彩
-
描述:
我国瓷器的釉上彩绘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宋代,磁州窑就出现了红花绿叶、美丽朴实的“三彩”,这种在釉上彩绘的技法,开辟了后世釉上彩的途径。到明代,由于锦炉的产生,景德镇的陶工们独创了朴实而华丽的“明五彩”,改变了以往景瓷以单色釉和青花为主的装饰风气,丰富了陶瓷装饰,也为清代的古彩
-
试论民间青花瓷的装饰特色
-
作者:
黄云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工作坊
青花瓷
纹样构成
民间青花
元代
国内外市场
装饰题材
-
描述:
试论民间青花瓷的装饰特色
-
景德镇五代瓷业概况及产品特征
-
作者:
黄云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五代十国
关中地区
景德镇
新平县
青瓷
同类产品
唐代
造型
瓷业
-
描述:
景德镇,西汉时地属豫章郡,东汉至三国属鄱阳县,季汉开始制陶。东晋始设“新平镇”,镇的设立,说明当时经济已较为繁荣。南朝陈以来,当地人多以陶为业,至德元年(583年),陈后主在建康(今南京)大造官殿,镇民受命烧制过“陶础”。隋代大业初(约605年)隶鄱阳郡,并曾制作过狮象大兽两座。唐代武德四年(621年)始设新平县,此时有“陶窑”、“霍窑”,制瓷日趋精巧,产品胎土白、体稍薄、色素润,“莹缜如玉”,曾运到关中地区并贡于朝廷,博得了“假玉器”之称。在景隆初年(约707年)设有“监务所”,曾为朝廷赶烧过献陵祭器。此外,镇内市埠桥盛氏烧有硫璃窑。唐代此地由于以陶瓷为业的人户
-
景德镇瓷器雕塑史略
-
作者:
黄云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雕
观音
民间工艺美术
相结合
福建
元代瓷器
雕塑
颜色釉
景德镇陶瓷
历史悠久
-
描述:
瓷器雕塑(简称瓷雕)是塑雕艺术中的优秀品种之一。由于它制作原料产地广泛,蕴藏丰富,可塑性强,成型方便,烧成后瓷质晶莹光洁,又易于清洗,历久犹新,为人们所喜爱,也是最能深入人们生活之中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景德镇瓷雕历史悠久、遗产丰富。据清人《南窑笔记》记载:“隋大业中(公元605年——618年),始作狮象大兽二座,奉于显仁宫”。但至今未见隋、唐实
-
浅谈景德镇“何派”瓷雕艺术传人游长子
-
作者:
陈梦龙
黄云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雕艺术
景德镇
-
描述:
景德镇瓷雕自北宋(公元960~1127年)以来就源源不断地生产,至明末清初,专业生产作坊不断增多,名家辈出,产品畅销国内外。在1949年以前近百年时间里,国运衰,瓷运败,瓷雕生产受到抑制。然而,即使如此,许多瓷雕名人坚持把瓷部的兴衰与自己的艺术生命紧紧相连,更加艰辛地把才华和汗水倾注在自己的事业上,使瓷雕名作
-
浅谈景德镇“何派“瓷雕艺术传人游长子
-
作者:
陈梦龙
黄云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雕艺术
景德镇
-
描述:
浅谈景德镇“何派“瓷雕艺术传人游长子
-
关云鹏
-
作者:
关云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工开物》
设计学院
行记
杨永善
南京艺术学院
陶瓷设计
工匠们
冯健
在读研究生
科研经费
-
描述:
关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