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鸭的生物学特性及饲养技术综述

日期:2008.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李璧梅 边岱英  

【刊名】养殖与饲料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热带地区 鸳鸯鸭 饲养技术 饲养管理技术 综述 优良品种 市场占有率

【摘要】鸳鸯鸭为瘦肉型肉鸭优良品种,又称番鸭、西洋鸭。原产南美洲与中美洲热带地区,经南洋引进我国。由于它具有肉质鲜嫩,味美,没有家鸭那种令人不愉快的腥骚味,且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等特点,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广泛饲养,单福建省就生产鸳鸯鸭苗5000万羽以上,是较有发展前途的肉禽类优良品种。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市肉鸭品种结构,提高市场占有率,我市从2003年开始,先后从浙江引进父母代鸳鸯鸭进行繁殖,孵化,商品鸭的饲养,现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新亮点。经过多年的饲养实践,笔者基本掌握了其生物学特性与饲养管理技术。现总结报道如下。1鸳鸯鸭的一般特性1.1外貌特征鸳鸯鸭与家鸭的外貌截然不同。其体型紧凑,前尖后窄,从侧面看呈纺锤形,与地面呈水平状态。毛色分为纯白色,纯黑色,黑白杂色,少数为灰色。羽毛丰满华丽,富有光泽,紧贴体躯。鸭头大小适中,喙基部和眼周围有火红色的皮瘤,颈中等长,粗壮。胸部宽而平,尾平直,翅膀长达尾部。趾爪尖利,腿短而粗,强壮有力,步态平稳。胫趾呈金黄色,蹼中等呈淡粉红色。公鸭头顶有一排纵向长羽,受刺激时会竖起。成年公鸭体重为3.5~5.5kg。母鸭体型矫小玲珑,头顶无羽毛,喙基部和眼周围火红色的皮瘤较公鸭小...

【年份】2008

【期号】第3期

【页码】15-17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柳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 广西柳州;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