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后现代倾向

日期:1999.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黄丹麾 

【刊名】西北美术

【关键词】 后现代倾向 后现代社会 中国现代艺术 现代主义 行为艺术 后现代艺术 油画创作 波普艺术 架上绘画 中国当代艺术

【摘要】由于信息的迅猛发展与高科技革命的快捷推进,西方发达国家大约在本世纪60年代先后由工业社会进入了后工业社会。伴随着后现代社会形态的确立,西方艺术界也从现代艺术逐渐过渡到后现代艺术。后现代主义艺术主张艺术的多元化、大众化、通俗化和综合化。它打破了艺术和非艺术、此艺术与彼艺术的界限,扩大了艺术的生存空间,这无疑是有积极的意义。 后现代艺术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思潮,不能不播及到中国艺术界。从“’85新潮美术”起,中国的艺术界就已经出现了后现代艺术作品,当时比较重要的是浙江“池社”举行的具有波普性质的行为艺术及“厦门达达现代艺术展”和“北京观念21·艺术展现”活动。这种波普艺术、行为艺术与观念艺术,表达了反对“中心”、消解“权威”的后现代主义信念。在“’89艺术”中,后现代作品也屡见不鲜。在1989年举行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吴山专的《大生意》、张念的《孵》、李山的《洗脚》及唐宋、尚鲁的“枪击事件”均可以说是后现代艺术品的典型代表。进入90年代以来,

【年份】1999

【期号】第2期

【页码】16-18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