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早中期瓷器外销相关问题研究:以琉球与东南亚地区为中心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陈洁
【刊名】上海博物馆集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东南亚和日本绳的考古发掘与沉船出水资料的细梳理,重点结合琉球史料,试图厘清明时代早中期中国瓷器外销的情况。文章认为,明代早期,朝廷厉行海禁,民间贸易受到严重制约,而朝贡贸易成为主要的输出渠道,因而瓷器对外输出的数量与品种大幅萎缩,呈现衰落状态,在东南亚一带尤其明显。但琉球凭借与明朝的良好关,通过朝贡贸易获取大量中国瓷器,并将其转运到东南亚一带经营转口贸易,构建了中国瓷器对外输出的特殊通道。此时的外销瓷器龙泉青瓷为主,器形单调,与国内使用的器皿差别不大。到明代中期,朝贡贸易衰败,私人海上贸易兴起,瓷器输出的主要渠道发生了改变。销往东南亚的中国瓷器数量显著增加,器形多样,还出现了专为当地定的品种,青花瓷器取代龙泉青瓷,成为主流的外销品种。
【年份】2012
【期号】第0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一件德化白瓷的青花纪年铭 作者:周麗麗 年份:1981
- 2、略论元代青花瓷器中的伊斯兰文化因素 作者:陈克伦 年份: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