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县景点
【类型】期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名】群文天地
【关键词】 创作实践 河湟 青海湖 艺术家 青海省 佛手 长篇小说 作品 雕塑艺术 工艺美术
【摘要】马厂塬遗址 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厂塬边墙村西。属新石器时期马厂类型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为1—3米。西南东是墓葬区,是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命名地。马厂类型的主要特点是,陶器制作虽与半山类型相同,但表面处理较简,器物表面打磨光滑,较少部分陶器表面涂有红色陶衣。彩陶花纹有蛙纹、菱格纹、方格纹、连弧纹等。左右连作圆圈纹,一般以4个居多。圆圈内填十字、井字、菱格等不同纹样。蛙纹富于变化,既有躯体俱全,半蛙纹,也有无头无身肢爪变体纹。人像纹饰不男不女,耐人寻味,壶类器物彩绘中还夹存大量各种不同的符号。马厂塬遗址内涵丰富,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崖 寺 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系藏族地区十三大寺院之一,在藏传佛教界颇负盛名。该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以后扩建。清代时曾两次遭焚毁,后修复。 这座寺院依山崖陡壁而建,自下而上共分六层,各个殿堂、僧舍之间由曲径石阶相连,建筑风格奇特。进入山门的最低层是会客的地方,称“西角哇”,共计11间;第二层建有茶房(兼厨房),背靠几十丈陡峭的石崖,一流瀑布顺山崖直下,信教群众争相汲饮,当作“消炎祛病”的圣洁之水;第三层建有大经堂,它是崖寺的主殿,殿内佛像前香烟缭绕,有着各族艺人精湛的雕塑、绘画等艺术成果;第四层建有活佛下榻的居室,藏语称为“宗琼”;第五层有供奉寺主塑像的殿堂;第六层有九天圣母殿堂,六层殿堂的房门前建有长廊,木栏杆围护,游人凭栏俯视,山川风光尽收眼底。
【年份】2011
【期号】第21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