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陶:詹建俊谈俄罗斯绘画对中国的影响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15

【类型】期刊

【作者】俞因 

【刊名】焦点

【关键词】 古谱研究 料堆 考源 烟海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 古乐器 音乐文物 文字史 横吹曲 可数

【摘要】俄罗斯绘画对于中国的影响深远,近观最近中国美术馆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美术作品大展》几乎满眼皆是大幅的群体作品,这和苏联时期俄罗斯绘画的创作风格不谋而合,当时对苏联的学习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到艺术,甚至是艺术创作的主题和构图上都透露着苏联的味道。我们与詹建俊以访谈的形式了解俄罗斯绘画对中国的影响,引发今日的思考。 《焦点》:中国油画为什么会受苏联影响这么深? 詹建俊:中国油画发展史上有过两次“拿来主义”的高潮,第一次是在上世纪的20~30年代,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十来年。前一次是学习西欧国家,后一次几乎完全是学苏联。油画对于那时的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件新鲜事物,人们常叫它“西画”,二三十年代“拿来”的东西没有得到发展,就被战争打断,所以,中国油画逐渐的成熟应该从建国以后大规模学习苏联开始算起。经过这后一次的“拿来”,油画的基本技巧和观念问题得到解决,中国油画的发展进入了一种“正规、严格、系统的专业学术状态”。 《焦点》:俄罗斯油画传统对我国影响如此巨大,您能否举几个具体的个案,比如,对您个人影响最大的俄罗斯画家是哪位? 詹建俊:个案太多了,比如奇斯恰克夫教学法,他提倡就是一个纸团掉在地上也要把它如实地画下来,这种教学体系在中国油画界的影响就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体系一样,影响极大。

【年份】2011

【期号】第12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